教育的面子和里子

昨晚老婆把甄子丹的电影《大师兄》投到了寝室的大屏幕上。

影片想在娱乐的同时探讨一下教育体制的问题,但是做得不太成功,影片里的世界过于美好,削弱了现实的残酷性。

不过它对教育的系统性问题的触碰(真的只是“触碰”)总还是能引人深思的。

面子上,基础教育体系(从小学到高中)的目标是教书育人,而且要有教无类。而里子上,它真正的目的是对人进行筛选分级。

有教无类是理想型教育者的乌托邦;筛选分级、改造或者排除异类是教育系统的现实功能。

要说起来,当今这个教育系统的演化现实正是为了适应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产业和分工。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对人的需求是规模化、标准化和纪律性;而早先的师徒传承早就不能应对这样的需求了。大课堂、标准化、流程化的现代教育应运而生。这样的教育产生的毕业生也是标准化的产品。

可以与之对比的是在以研究和探索为目标的高等教育领域,规模化标准化教育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所以那里仍然是更传统的师徒模式。

当然,筛选和改造是教育的社会学意义上的里子。我们知道任何角色职业化之后,就会演化出职场、名利场。所以,从教育从业者角度来看,教育系统的里子还是职业教师的职场,也是教育团体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名利场。(此处职场无贬义)

明白了面子和里子,很多问题就好理解了。

融合教育就是有教无类的面子问题,但这显然是与教育系统的目的背道而驰的。一名善良而单纯的老师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一名深谙行业规则的教师不会不明白。

面子的需求要看起来满足,里子的需求才是真正不可动摇的根基。如果我是个有经验的老师,对于我班上的特殊学生,我会想办法让他安全地度过在校时间,他的成长不是我所能关注的——除非,我的职业就是一名特殊教师,他的变化就是我的KPI。

个别教师还有可能因为爱心的驱使,在特殊孩子身上投入额外的精力,但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能让融合教育看起来够美就算给足了面子了,再要额外的投入都是不理智的。如果这个特殊孩子可以为管理者挣面子——无论他是有特殊才能,还是他本身就是个动人的故事,那么适度的投资就是值得的,而绝大多数特殊孩子并没有过人的能力,也没有戏剧化的人生经历,所以总体上来说,特殊孩子就是普校不得不背负的累赘。学校可以想办法让一切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可是对这一个个孩子来说,生长的时光过了就是过了,不会因为虚度就能获得重来一次的机会,这对于每个个体及他们的家庭来说,影响都是一生的。

对于特殊孩子家庭,这是个难以解决的困境。脱离这个系统,孩子无处可去,离社会越来越远;留在这个系统里,大概率就只能去成就别人的面子,却把问题推迟到了成年之后再更强烈地爆发,把更大的困境留给了家庭和自己。

对于更多普通孩子来说,参与基础教育是被法律规定的,没得选。但有教无类的前提是因材施教。儿童的成长需要的是被发现和赋能,可实际上他们面对的是无穷无尽的被改造。这一切都是以看起来很美的面子呈现在成人面前(更何况这些成人也都是这么长大的):整齐划一的团体操、背到滚瓜烂熟却不知其义的古诗、乃至越来越高的考试分数。这些未必表明了孩子潜能的释放,却一定是教育系统剧场效应的真实体现。

面对这一切,家长们真的只有感慨和惆怅。

作为特殊孩子家长,我不得不去考虑如何自救。需求极端些,步子也只好尽量迈得大一点喽……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面子和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