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是一种能力——舒生读《论语》第一百二十四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天他们的车马经过曹国(今山东菏泽)。天将近中午,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又困又乏,就在路边的树阴下勒马休息。马饿急了,挣脱疆绳,跑到旁边的田地里啃起了庄稼。农夫发现后,便将马牵了去。子路自告奋勇前去要马。他用手一指,大声喝道;“小子,你凭什么把我们的马牵过去?快还给我们。”本来就很生气的农夫就更恼火了:“瞎眼了,你们的马把我的庄稼都啃了,我们家今年吃什么?”子路也火了:“快把马还给我,不然车上的几十个人,都要跟着到你家里吃饭,你要不管饭饿死在你家里,你可要偿命啊。”说话间,子路瞪眼攥拳,农夫挥起铁锨,两个人就要打架。子贡见了,便急忙奔过去,向农夫作了个揖,说道:“先生,真是对不起了,我们的牲口误食了您的庄稼,幸亏是匹马,啃的庄稼不多,请您把马还给我们吧。”农夫怒气冲冲地说:“你说话讲道理,不像刚才那位那么凶,可是怎么,你还嫌啃的庄稼少吗?”尽管子贡不停地道歉,长篇大论地和农夫讲道理,可是农夫根本就不听这一套。这一切都被孔子看在眼里,他让跟车的马夫去索要他们的马。马夫走过去说:“大哥,你在东海耕种,一直种到西海。我的马拉车至此,快要饿死了,只好放它稍稍吃点路边的庄稼以求生。你的地是如此宽广,我的马怎么能不吃你的庄稼呢?”那个农夫听了高兴,对他说:“说话就应当这样明白,哪像刚才他们说话,瞧那个斯文劲儿!”,说着解开疆绳,把马交给了马夫。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是内在本质,朴实无华;“文”是外在修饰,赏心悦目。“野”是粗陋、鄙俗,下里巴人,“史”是精巧、文雅,阳春白雪。《仪礼》中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孔子认为,文和质是相须而用,文太多,质太多,都不好,所以要把两者调和好。“文质彬彬”就是折中了文和质,让两者恰如其分,是儒家的中庸之道。这个词现在是成语,但含义发生了变化,重在强调“文”,文静、文雅,不再是调和的状态了。

“文质彬彬”在道理上讲不难,但真正做到却是很难的。如何能内在地文和质相协调,就更难了。今天人们与古人相比起来,更加豪放不羁,口无遮拦,说的话都是大白话,不再像以前那样文绉绉的。但也脱离了以前那种过于恭敬礼貌,呆板没有生气。“文”也可以理解为某种条条框框、繁文絮节,套路多且杂,似乎周到重视,其实百无一用,甚至纯属折腾人。《朱注》杨氏曰:与其史也,宁野。宁可朴质粗放,有激情活力,也不要迂腐死板、华而不实。

李泽厚进一步衍伸说,中国从巫术中脱魅途径不是将宗教与科学分离,而是融理于情、情理合一,从而既不是盲目的迷狂执着,也不是纯冷静的逻辑推理,形成了“实用理性”“乐感文化”的传统而构成“一个世界”的宇宙观。所以他说“质”可以对应情感,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可以对应理性,指文化的累积。“质胜文”近似动物,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但有活力;“文胜质”如同机器,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文质彬彬”使人脱离动物又不至于变为没有灵魂的机器,要相互协调。 

蕅益大师在批注中说,“质,如树茎。文,如花叶。还有一个树根。”这里他已我们看得见的树来解读这句话,生动易懂。文和质到底是什么呢?质就好比是树干,文好比是树的花叶,但这文和质都来自于树根。“由有树根,故使茎枝花叶,皆是一团生机。彬彬者,生机焕彩也。”因为有树根,茎枝花叶就一团生机。但茎在先,花叶在后,花叶的养分由树茎来补给,所以质比文重要。根很厚,茎很壮,花叶也就非常繁茂,这样才是真君子。联系前文,“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与”,是否可以理解为根本在孝悌。守住根本,内外兼修。

在做人的修养上也要注重这两个方面,余英时先生的观点:一是学习“诗书六艺文”;一是躬行实践。“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教养”,在当时即所谓“礼乐”,但其中也包括了学习诗书六艺之文。“质”则指人的朴实本性。如果人但依其朴实的本性而行,虽然也很好,但不通过文化教养终不免会流于“粗野”(道家的“返璞归真”,魏晋人的“率性而行”即是此一路)。相反地,如果一个人的文化雕琢掩盖了他的朴实本性,那又会流于浮华(其极端则归于虚伪的礼法)。“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不切实际。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 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文”“质”之间配合恰到好处,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不仅修身做人是这样,做事也是如此。“文”就好比是形式,“质”就好比是内容。如果内容不够,形式来凑,就容易变成“形式主义”,且看形式主义的词条解释:“形式主义指的是一种只看事物的表象而不加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它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科学原理。其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是欺上瞒下,做表面文章,虚多实少,阳奉阴违喊口号多,不折不扣抓落实少。”但也不能走向反面,什么形式都不要,干巴巴抓落实,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要“文质彬彬”,两者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当然,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去理解这句话,总之是事物的两面相互协调才好,做人做事都是这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质彬彬是一种能力——舒生读《论语》第一百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