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

每天穿梭在城中,穿梭于人流中,总有一些人不会引起众人的注意。他们静悄悄的在某个角落,孤独的寻找每一个不容错过的“珍贵”。

这些人有人习惯于叫他们是捡垃圾的,也有人叫他们为破烂王,还有一个时尚的名字叫拾荒者。好听与否,似乎总有人鄙视。身上脏脏的,爱在垃圾桶边、垃圾窖边、垃圾堆里转,很远就能闻到一股恶心的味道,还背着一个脏得不行的袋子。

拾荒者大多是老人,很难见到年轻人。自然就能想到为什么,或许是面子,要不是尊严,要么就是含金量的问题。除了大多数的看不起,一些人的歧视,更有些人的清高,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着宁可饿死也不拾荒,宁可穷死也不要去捡破烂。

于是,除了年纪大了,脸面不显得重要;除了为了生活,不得不低腰靠着仅有的力气活下去;除了不再想打扰其他人,证明自己还可以精彩;除了不让孤独的时间过得太无聊,还想告诉自己行、可以。这些老人便抛掉世俗的偏见和陈旧的观念,放弃过去或许曾有过的认识,走出大门,自觉自愿的加入拾荒老人行列。

拾荒老人,很多时候并不完全知道每个他们有什么难处,还是真的没有选择,要不确实到了非这样不可的地步。

人的眼睛有时候会欺骗自己。用惯了一种眼神看人,很容易会看走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偏僻处调解一个纠纷,在一堆较大的垃圾堆里,一位老人默默的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东西,倒是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情感。

调解间隙走近老人,看了好大一会,老人很认真,就当没有人来打扰她一样。慢慢的靠上去,问及老人为拾荒生活。

老人说,老伴死了20多年,孩子都有自己的工作。老伴在的时候常陪在她身边,和她说话,一起散步。老伴走后,子女都在忙事业,自己又不愿意和别人接近,更不想把内心的话讲出来。后来发现,拾荒很有意思,还能帮社会做点贡献,每天多少还能有点收入。她说,我不缺钱,子女都有自己的事业,有些收入还非常可观,而且个个孝顺,重要的是拾荒能够让自己快乐,不给别人增加麻烦,不打扰到别人的生活,一个人边拾荒边自我聊伤。时间久了,她觉得拾荒很适合她,虽然子女都反对,而她从来都不吐露自己的真情,只是笑笑而已,继续做着自己的快乐。

那一刻,这被眼前的真实感受打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是方式不同。任何人并无权去指责别人的不适,更无权去要求别人做到什么。

孤独的拾荒,不影响到别人,还能发挥自己的余热,真的难能可贵。

每天天未亮,拾荒老人就已经行进在大街小巷,转尽他们走过的每个有垃圾的地方。每一点、每一堆、每一块从来不轻易放弃,细心的翻动,睁开眼找,已经把各种难闻的异味置之度外。

一个人独处时常想,拾荒老人的不放弃、不间断、不嫌弃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当我们能够有一种坚毅的力量,以专注的精神和不轻言放弃的境界,以俯身谦虚的样子用心实践,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达到,没有什么不可以攻克,没有什么不可以征服。

拾荒老人,每个他们都有一个难以理解,甚至难以言说的故事,正如生活一样,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人,都在不断的续写各自的情节。

当城市的喧嚣还没有打破宁静的时候,拾荒老人已经开始在若隐若现的灯光下蹒跚前行。他们轻轻的走着,不想去刻意破坏这宁静的气氛,更不想惊扰梦中的人们。他们必须赶在垃圾还没有被清运前,来得及拾到他们中意的东西,让这一天的心情变得如此愉悦。

或许,拾荒老人有我们自己的亲情;或许,拾荒老人是我们曾经的熟悉;或许,拾荒老人就在你的楼下居住,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他们在很多人的不认可、不理解中早早的爬了起来,朝着清晨的梦想出发。

无论是生活的重负,还是心灵的压力,拾荒老人似乎更习惯于人们给予的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干净利落,不带半点铜臭味。

一个人可以有各种选择,拾荒老人最初的选择,一定是作出了充分的思考和需要足够的勇气。

当尊严和名誉看得轻淡时,唯有生活的真实才是最有力的证明。拾荒老人曾经的沧桑经历,已经让背负的垃圾袋变成了磨得发光的痕迹。

拾荒老人让善良变得亲和,让美丽变得诱人,让真诚变得坚实。不轻视拾荒老人,那是一种德行的开始。不嘲笑拾荒老人,那是一种美的发现。

拾荒老人不在乎世人和路人的眼光,依然背着袋子,转悠在每个角落,做着自在的自己,收获着内心的安慰,释放着劳动的能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拾荒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