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销漫谈(三)

在厂商竞争加剧的阶段,总代级别的分销商也在进行激烈的竞争。早期,分销商的竞争主要在优势产品资源的争夺上,当年的IBM、Cisco这样的巨头公司,已经被早期合作的总代占据,不管老牌的总代还是新入行的,都把目光聚焦在一些刚出道的厂商身上。有些厂商由于对于分销商的生态系统不了解,刚开始入水的时候也交了学费。

我们部门当初和某国产数通厂商谈判,第一年拿到的独家代理,当时靠着产品经理的谈判忽悠,过单费用谈到了即期8个点,算上后返的现金点、市场费用、售前技术返点等,都快接近12个点!对于当时另一个老牌国产厂商,即期返点只给4个点的生意来讲,真的算是利润可观了。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就有竞争对手找到这个厂家说,“5个点我们就能干”,这时厂家才琢磨出味来,再回头问我们,“5个点你看看能不能干,不行我们就换人了”,结果,第二年不仅过单点降低,我们还要面对一个竞争对手的疯狂紧逼。在区域,我们原先经常合作的一个年过单超过1000万的核心代理,当初只给人家放30天账期的,硬生生最后被另一家总代,以更为优惠的商务条件把单子给抢胡了,我们两家总代就开始比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商务条件了。

早期,总代想更多的分到厂商的订单,很多销售都直接去做厂商大销售的关系,把服务做到位,像我这种一没脸蛋二不会伺候人的,经常不受厂商待见。但是,我的订单不比他们少,主要是我在渠道端发力。集成商在选择和总代合作的时候,一会看总代销售手中的资源,这个资源不仅是商务条件的资源,更包括了多产品资源,产品整合的能力,甚至还有一些其他的资源(此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同时,一些老渠道选择总代也看人,认为你人靠谱,大家关系也到位,集成商就经常会跟厂家销售提要求,这个单子必须走神码!当年,用这个方法,也强奸了不少厂商。

但是,后期,随着厂商扁平化的步伐加快,总代作为FA业务的功能越发单一,集成商在跟你合作时,就变为“只要你的商务条件跟他一样,我就跟你合作”,但是,别家总代的资金成本和我们的资金成本怎可同日而语?听说,某中字头的总代,由于资金都是闲置资金,成本只有年息6个点,而我们的资金成本据说接近月息1.5个点,厂商的利润同样都是4个点,这时别人跟你竞争,轻松的放出3个月的账期,别人还会挣钱,我们就脱了裤子都赶不上了。

所以,目前在FA业务上,总代的业务竞争已经聚焦在了资金成本(谁可以提供的商务条件更好),流程管理(谁搬箱子更好更快更省钱:想当年神码的某物流负责人说,我们的服务好,我们相当于用奔驰给代理送货,怎么能和小的运代相比呢?就被内部同事嗤之以鼻,口诛笔伐)和风险把控能力(谁贷出去的钱产生的逾期超期甚至呆账坏账越少,同时给集成商提供的授信服务更灵活)上,销售的个人价值逐渐被掩埋在商务条件的竞争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销漫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