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反思

【文本解读】

小灰兔和小白兔都是好孩子,他们都能主动帮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种白菜,收了很多白菜,还给老山羊送去一担。只是因为选择不同,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后果。小白兔有着更长远的眼光,并且懂得劳动的意义──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但小灰兔却只能看到眼前利益,结果坐吃山空。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也是一则寓言故事,巧妙地寓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对故事的深入理解,让孩子明白:1.看待事情要从长远角度来考虑,不能只考虑眼前。2.要热爱劳动,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选择讲这个故事主要是对一年级课堂上审辩式思维的一种尝试和探究,所以我把整节课的核心放在了C类目标,通过我的引导,怎样让孩子理解并且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像小白兔那样多想想以后怎么办,而不是只考虑眼前。

【教学设计】

词语检测——因为这篇文本里的字词不是很难,所以我预估孩子们应该是都会了的。但是在检测过程中,“挑着”的“挑”和“一担白菜”的“担”,孩子声调没有读准。通过我的纠正,再让孩子去读,字词这关过得还行,没有大问题。

串读课文——“文中1—3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白兔回家后做了什么?”“那小灰兔呢?”“最后结果怎么样?”

通过这样珠串式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通读文本,让孩子尽快熟悉文本。这个目标也基本达到。课后再去通过画鱼骨图的方式让孩子复述故事,90%的孩子们是没有问题的。

深入学习——利用表格的形式带着孩子再次梳理文本,对比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选择,不同做法以及不同结果。并且通过一些问题“小白兔为什么选择了菜籽?”“小灰兔为什么选择了白菜?”“如果是你,你选择菜籽还是白菜,为什么?”去引导孩子不断思考。预设大部分孩子甚至所有孩子都会选择菜籽,所以我需要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去选白菜,试图引导孩子去说服我,让他们在说服我的过程中理解小白兔或加强他们的理解。

但是,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因为各种问题以至于最后思辩的过程比较混乱,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拓展延伸——杨老师上学时数学不好,有次做题不会做。恰好同桌做完了,就放在桌子上,我是该抄答案?还是该找他问解题办法?为什么?

现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1.只能说周三的这堂课是一次失败的呈现,因为同样的课堂设计,甚至几乎一样的话我在一年级讲过四个班,只有最后呈现的这次,效果最不理想。在荷塘教室,孩子们那样激烈、那样恨铁不成钢地“教育”我,要想想以后菜吃完了怎么办?要想想以后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不能只顾眼前!在B612教室,有四五个孩子被我带跑偏,跟我一起“吃白菜”,结果最后猛然回神,我们也吵得热烈,收放自如。在星海教室,相对比较温和,但胜在流程清晰,目的也达到了。结果,本来以为不会出问题的小叶子们,却给我了一个大问题……

2.这个问题的出现,硬生生把一次聚焦一年级申辩式思维的教研带去聚焦课堂管理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情。

3.事后反思,客观上来说,孩子课前的状况就很浮躁,很high,而我在进课前没让孩子静下来就着急开课了。所以导致很多孩子整节课都很飘,没有沉下来,所以他没有进入课堂。但是再反过来说,就算是换了个地方上课,之前刚训练完,没有休息过来,他们怎么能在课堂上游离成那个样子呢?主要是平时的课堂秩序感就没有建立好。这次问题的爆发提醒我该聚焦这件事情了,我自己必须先对课堂规则敏感起来,慢慢地孩子才会敏感,建立较好的秩序感。

4.会不会是因为课型的原因呢?如果换成识字课或者朗读课呢?孩子的状态还会是这样吗?我反问自己。申辩思维的课堂需要孩子不断去思考,需要孩子时刻跟着我的思路。所以他一旦走神,就很难再一次进入课堂了。当然,这可能和我设计的问题也有很大关系。感觉上好一堂申辩思维的课,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路漫漫其修远兮~

5.我自身原因,对比之前三节课我的状态。第一次尝试讲课,我很激动、很期待孩子的表现,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所以我拼尽全力,努力去调动孩子,我自己的状态特别好,再加之整节课很顺畅,时间也刚刚好,孩子们课下的写绘结果呈现也令人满意。第二次上讲台,胸有成竹,很自信,因为第一次比较成功。因为我的自信,我的课上的很从容、很淡定。我心里很清楚我每一句话的意义和目的,所以也没出啥大的岔子。第三节课时间就隔得有点长了,我找不到当初的那种兴奋感,调动不起激情,所以整节课下来比较平淡,和我平时(或者说之前)的状态有出入。所以我慌了,我开始调整课件,调整问题设计,调整课堂流程……开始觉得哪哪都不对……

可惜,我没有时间了,我就这样带着这种哪儿都不对的感觉去跟大家分享这节课了。往严重了说,我上了一节“目中无人”的课,我过多的关注自己的教学流程和课堂设计,忽视了孩子的反应。本来该是像打球一样,拋过去问题、接到答案或反馈、然后再打回去、擦出火花的课堂,变成了我一个人的“独角戏”。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个时候的我,根本看不到也听不到孩子们在干什么、说什么,因为只有我在我的思维里,没有和孩子卷到一起。我们不在一个场内,这是我觉得这节课没上好的最大原因。所以说,要像大师学习,上课一定要从容,不能着急。

6.自己备课一定要充分,不然很难做到从容。也只有对自己的课足够熟悉了,才能更多的关注孩子。

7.老师自身上课的状态也很重要,会很大程度上去感染孩子。

教与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庆幸我还年轻,还有很多的机会和时间让我不断磨炼、不断成长。也很感恩我在这样一个幸福的环境中工作,很多前辈小姐姐还有领导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相信经过一次次打磨的我,终会变得不一样!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更何况我是一粒努力生长的种子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