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决策,解决问题--常春藤读书会第40次共读实录

时间:2018年7月28日
地点:忻州市曼陀罗幸福心理工作室
内容:《批判性思维工具》 第10章
领读人:郝晓东

常春藤读书会第40期

文中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郝晓东老师的发言。

这一部分主要谈了两个内容:一是决策,二是问题的解决。

第一部分 什么是决策?

1. 什么是决策?

这里的决策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决策不太一样。通常认为,只有领导做出一项规划算是决策,我们小人物哪有什么决策。其实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在决策,那我们的决策是不是决策呢?

决策有其界定的标准,就是,长期

如果我今天晚上喝水,或者是喝茶,这不是决策,但是我决定了,从今以后我只喝茶,不喝水,或者说我只喝水,不喝茶,这就成了决策。当它放在一个长时间当中来看,也就是长期下去,会对人产生重大的影响。

2. 为什么要去重视决策

不重视不行吗?我们很多时候认为说我们做事情都是对自己好, 没有一个人会做一个对自己不好的事情,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在大的决策上往往做出有损自己的决策。这种“有损”一种是非理性的,一种是不道德的,非理性是对自己不好,不道德就是对他人不好,所以说要去重视决策。

再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今天开车系不系安全带,这不是决策,因为只是当下性,但是如果你决定从今以后上车就系安全带,这就是决策,因为长期下去对你有重要影响(安全习惯)。更为常见的情况是,我们都知道开车应当系安全带,但经常是不系的,这就说明我们的决策经常是非理性的,经常是不道德的,所以我们要注意决策。

3. 如何去做一个好的决策

首先,要认识到面临的重大决定。

面对你要解决的问题,你要认识到它是个问题,你认识不到永远不会开始。

比如,婚姻,找对象,如此重大的决策很多时候是凭感觉做出的,这就是因为当时并没有意识其重要性。第一份工作可能当时只是找到就可以,但是那个决定有时会将影响你一生的走向。在这些时候,你都要意识到自己是在决策,多理解,多思考,目光放长远一些。

第二,准确的了解所有选择方案。

在做决策的时候要多了解几种方案,如果认为只有一种方案,那就无所谓决策了。

第三,投入时间多一些。多思考,多考虑,不要着急,不要草率。

第四,系统化。

第五,一次处理就一个重大的决策。

第六,了解自己的无知。

以上总结了书中所谈到的如何去对待决策,包括决策的纬度,从不同角度去谈,其中特别谈得好的是早期的决策和青春期决策

4. 两个重要决策

早期决策主要是指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维和社会中心思维。

自我中心前面有过了解。比如我要吃零食,我要玩,都是“我”,思考时带着一种即时的满足,呈现出非理性。

社会中心则指出孩子时期的决策,看似是自己的决策,其实是集体决策。为什么?因为社会中心思维的影响。小的方面来说,可能就是同伴,再大一些,就是时代。你觉得你是在思考,其实是你的思考中隐含着时代的特色,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经深深地烙印了你。

这个角度来看,孟母三迁是对的,它体现出给孩子选择一个好的环境非常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是以周围环境取向来判断自我。比如,在一个糟糕的环境当中,可能学习就是被别人所不认可的,他为了归属于这个群体,他就去适合这个群体的行为,这时他也就不愿意去学习了。

这就是说,如果这个社会群体具备好的标准,好的价值观,他就会发展好,相反就可能出现发展偏差。所以说,对于孩子,选择环境非常重要。

但是环境是一个方面,对孩子影响的另一方面还来自于,他们所看的电影,阅读的书,听的音乐等等。八十年代香港片来了之后满街都是古惑仔。我们的教育就要给孩子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他自己是不可能主动去寻找,一方面他不太容易找到,另一方面他会满足于当下的及时的愉悦,看短平快的信息,吃垃圾食品。如果靠孩子自发的选择多半是会走弯路。

早期决策和青春期决策是自我中心思维和社会中心思维共同同化的结果。

第二部分 问题的解决

1. 什么是问题

这里谈到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这不是说炒菜没有盐了还是开车没有油了的问题,而是强调与决策非常类似的,具有长期影响的问题。

如果对这个问题的反应会在长时间内自己显露出来,会被人发现,那么这就是大问题。

2. 问题分类

有些问题是自己制造的,有些问题是可以控制的,有些问题是不可控制的。作者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呢,他不是盲目地,直接地去“解决问题”,而首先是分析。

学生不听话,我就要让学生听话;这个事情让我不高兴,我就要让你高兴,他不是盲目地解决问题,而是对问题进行分析。这个问题你能不能控制?如果你不能控制你,那么就别管他。

举个极端的例子,死亡。如果一个人整天面对死亡担忧,我们就会觉得很可笑。人又不会长生不死?如果一个人渴望长生不死而担忧,那么这个问题就是自己制造的。

包括一些家庭问题亦是如此。你必须明白有些事情根本上是不可改变的,对方有对方的思维模式,有对方的生活情境,你可以去做些事情影响对方,但如果强行去改变,会适得其反,自讨苦吃。

有些问题是自己制造的,有些问题是外力强加的。如果是外力强加的,比如地震,那你不用考虑,但你可以考虑把房子建得稳固些,学些避险常识,这是你可以考虑的。

有些问题是可以部分解决的,有些问题是超出能力范围的,如果超出能力范围,就无须考虑。比如上学的学费超出家庭承受能力,那就无法考虑。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获得减免,那就又可以重新考虑。

3. 评价解决问题的模式

有些问题貌似解决了,其实只是表面上解决了,其实并没有解决。好比我们身体不舒服,腿疼了,吃了片去痛片,暂时不疼了,并没有把病给病好。中了一支箭,只是把露在外面的箭砍掉了,然后外面看不到中了的箭了,但这根本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不要急着去解决问题,而是要去分析下这个问题是需要还是想要。需要的是迫切的,但想要意味着超出了自己现有的范围。对于想要的问题,先别想着解决它,而是去砍掉超出需要的部分。

比如,家里的孩子会说,我要买个苹果手机。这时要问,你是需要一个手机,还是需要一个苹果手机;你是需要一个苹果手机,还是想要一个苹果手机。孩子会说,我是需要一个手机。如果只是需要手机,那么就买个普通的也行吧,买个千元机也可以打电话吧。所以通常是想要,是用来满足虚荣的,为了解决这个想要的问题,他就会去贷款,然后背上沉重的经济压力。所以,问题不是如此解决的,应当首先是去掉不合理的欲望。

很多时候,问题是从哪里来的?是我们内心产生的。其实我们这样去反思,去把问题这样分类,很多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烦恼也就随之解决。

所以,非理性的价值观,不合理的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比如说,许多家长焦虑孩子不听话,其实让孩子听话,本身也是一个错误。什么叫听话?听话的孩子应该怎么做?那样做就一定是正确的么?

所以,首先要去评估你的目标,你的目标不对了,解决问题就成了制造问题。

第二,辨别你的问题并分析它。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不同的角度”。角度不同,信息就不同,对问题的定义也就不同。

比如,教育部要来学校进行教学评估,我在支教处负责写迎评材料。大学生支教本身是学校的一大特色,于是我就写顶岗实习,全程实践等内容。写完之后,让领导审阅,他说,你看,教育部是来评估学校的本科教学的,你们的支教是一个好东西,但肯定不是与本科教学的标准相关的,支教过程中的扶贫就更不是教学了。经过这样的分析和定义之后,我回来收集信息的方向也就变了,我就不能够站在原来支教的角度,也是得跑到教务处去找信息。

第三,要对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评估,不能直接使用。

最后,行动。

4. 越过解决问题的陷阱

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可以用,但是换个时间和地点就不能用。不能一种模式时时刻刻用。你要警惕随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山西能用的方法,在山东就不一定能用。这个方法要因时因地去改变。

在过去挺有效方法在今天不一定有效,时代在变,老革命可能遇到新问题。如果企图一种模式通吃,那就可能形成思维的陷阱。因此,就需要重新定义需求,重新收集信息,密切关注行动。

最后,在作者举的“上大学之后找不到工作”中,对我影响很大的是他对问题的转化,或者叫重新定义。例子中提出的问题是“大学要不要参加工作或说要不要兼职‘?他说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另外两个问题,一个是”上学时候兼职有没有意义“?另一个是,兼职会不会影响学习和社交生活。他把问题变了,变了之后才好分析,不变就不好分析,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问题“只是表象,我们需要深入问题探寻背后的目的,需求,再去分析,不要着急下结论。

关于方法的适用问题主要有三类情况:那时能用,此时不一定能用;那地能用,此地不一定能用;那人能用,此人不一定能用。

比如,前段时间我所写的一篇文章《卓越校长》,其中就谈到了许多卓越校长各自的独特之处,他们的成功方法我们就不一定全部能用,需要具体分析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

第三部分:讨论环节

1

郭小琴: 书中第144页提到“学生经常因为低效的学习模式而浪费大量的时间”。我也看到许多学生在努力学习却没有收获,那如何才能让他们高效学习,学有所获呢?

郝晓东:这个没有统一答案。它这样说的价值就在于提醒学习者一方面要去“砍柴”,但另一方面还要去“磨刀”,避免只砍柴不磨刀。这其实就是决策。很多学生不是说补课不多,天天都在补课,问题是他那种模式不变,通过补课不能够去调整自己的认知模式,因而不见效果。这种模式与老师对教育洞察力相关,一个专业好的老师,他不是说简简单单让你学会做这个题,而是教给你的学习方法。

2

读友:南明教育的核心模式是什么样子的?

郝晓东:这个我跟他们相处这么多年是非常清楚的,耳濡目染,深刻体会。南明模式首先在于它的复制性很强,他对老师的要求并不高,不像有的学校是招名师,它说我们招人并不瞄准名师,因为它的模式在于课程育人,就是说,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的课程系统非常强大,任何老师来了之后都需要先扎扎实实做课程。它改变了我们过去对教育的理解,我们过去是重视教学方法,思考的是要想把课上好,或者考出高分,我们该用什么办法。但是南明的教育观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举个例子就说,你吃什么比怎么吃更重要,土豆你就换一百种办法吃,它的营养也比不上胡萝卜和鸡蛋,哪怕胡萝卜只是去生吃。过两天我将带着这本书去一所学校进行共读,可能这个学校的老师读不懂这本书,我其实也不算理解的透彻,但是长期来说,这并不重要,只要读的书本身具有价值,就会带来一些好处。有些书到是读懂了,哪怕背下来了,也没有多少价值。

南明的语文课程在于海量阅读,每年千万字的阅读量,数学是基本皮亚杰构建的,英语不是背诵,是手舞足蹈,声情并茂地去表演,英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完全达到母语的感觉,是在用语言表达感情了。

3

读友:现在有些学校也在带着孩子们读《论语》,读《孟子》,达到了熟读成诵的地步,与这样的学校相比,南明有什么不同么?

郝晓东:那是完全不同。他们的理论基础就有着天壤之别。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方法的某些价值,但是南明教育的理论根基是杜威和怀特海。它尽量去做到,教给儿童当下适合的内容。同样是读,南明认为儿童可以理解的东西就去读,不理解的就不要去读,更不要去死记硬背,所以它的强度非常大,孩子们还非常喜欢。就因为它提供给孩子是诗歌,当然不是背《诗经》是儿歌、童谣,是绘本、故事,特别强调故事性。然后,它的音乐课,会让孩子自己去创作,舞蹈也去创作,科学课程也是非常强大的,像科学家一样操作,整个与孩子的生活是打通的。

这些东西很多时候不难做啊,好多学校看了之后觉得自己也可以去模仿,但是南明特别注重课程的整合,通过课程实现人生完整的发展。它不是说像现在的课外辅导班一样,学会画某种画,学会某种乐器,只是为了得到证书,只是为了面子好看,这样的教育偶然当中也会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发展,但是南明整个课程都是服务于人的发展,它所有的课程之间是打通的。这种的打通靠的是舞台剧。每个孩子一年当中要参加很多次的舞台表演,让舞台表演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表达力,文学的,美术的多方面素养,而且儿童话剧不是说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整部的从编排,串词到衣服,美工都是孩子们自己在做准备,准备的过程比表演的过程更有价值。从那里出来的孩子一个个落落大方,很自信,所以说这个时候,孩子是一个健康的人,他整个学习的主动性与人生观是不一样的,而这个状态,如果是在童年时候的奠定,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第一是不厌学,第二次是素养储备非常深厚了,为后期的中高考蓄足了力。

南明的学生也很辛苦,最终参加应试也是要考一百分的。同样都是一百分,一个是在奴隶制度下皮鞭棍棒训练出来的,六年就是做题,得了一百分,而另一个是在吸收那么多的营养之后孕育成一百分。考完之后,前者撕书,对学习深恶痛绝,而后者依然还是喜欢学习。优劣一目了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掌握决策,解决问题--常春藤读书会第40次共读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