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家风是怎样炼成的【二】

读书无用论?
道光六年(1826年),曾国藩15岁,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

道光十二年,考取秀才。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第二次会试登第,殿试列三甲弟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从此步入仕途。

曾家始终奉“耕读”以传家,以“耕读之家”择婿。尽管曾国藩,曾国荃后来创建“湘军” 执掌兵事,以杀人为业,但从曾国藩早年制定课程,乃至临终前一年,仍然向诸兄弟推荐《阅微草堂笔记》等书,可以看出,曾国藩读书的习惯,陪伴了他一生。

先看曾国藩制定的课程: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5)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
(7)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8)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9)谨言。刻刻留心。
(10)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11)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
(12)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13)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十三条课程里有六条是工于读写,首先曾国藩是用此来要求自己,也就是自律。然后每每在家信中询问各个弟弟度数用功如何。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予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予自立课程甚多,唯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兄弟书

事实证明曾国藩的确每天坚持做到了读史记事的目标,就像李敖,金庸每天读书一样。但曾国藩又不一样,相对于他所处内外交困,而自己又身兼重任的晚清而言,显然曾国藩被更多琐事牵制了他的学习。

在进入翰林院之前,曾国藩要肩负庞大家族的生活开销,常常是要借债度日;组建湘军之后,又要自筹军饷,如果不是曾国藩人情颇广,能调多个地方饷银,因缺饷军中哗变的事件必定极多。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兄弟书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诸葛亮

曾国藩和诸葛亮对读书强调第一关是立志,第二要博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力圈,至于第三点有恒心,诫子书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孔明也是不甘居茅庐,求日日有所进取的。

对自己的藏书,曾国藩把它置于一特殊地位。

我仕宦十余年,现在京寓所有唯书籍、衣服二者。衣服则当差者必不可少,书籍则我平生嗜好在此,是以二物略多。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此时曾国藩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官员,而家中财产即仅此而已。回乡之后,曾国藩曾拖人辗转千里带回京城家当,拆开之后,全是书籍。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氏家风是怎样炼成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