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11

2005年的春节

水、雪两重天

昨天早上乘座Z6次客车返回了北京,车过天津时,窗外已经微微泛亮,隐隐觉到地面已经见白。天大亮时,外面已经是雪花飘飘了。昨天在上海,一天的小雨夹中雨,伴我们一天,走到哪里都离不开三尺长伞。两个人撑一把伞,连羽绒服都被打湿了,可是刚赶回北京又遇上了大雪,据说是十四年一遇的大雪,大家好福气!春节几天的行走吃喝丢人故事且慢慢讲吧。

火车票

全家下定决心回老家后,魂牵梦系的就是火车票了。记得八九年全家回老家时,为了买火车票,我和老爸一起早上四点起床奔东单售票处排队买票,在人山人海中苦苦排到七点,结果队还被冲乱了重新排。右玉念叨着:座飞机吧,订票还来得及买打折票。可是老爸他们不太乐意。最后还好,托人买到了Z5/Z6的往返票,不过软卧价好贵啊,整个一个“地飞”

太海汽渡

七日一早,便到了上海,天空阴沉沉,但没下雨,出了火车站看到地上还是很湿的,想来晚上刚下过雨。三叔开了车赶到火车站来接我们。今天我们要乘车摆渡过长江了。以前都是从十六铺码头做过江的轮船,慢悠悠的要开上六个多小时,听三叔说船早已经不开了,连高速客艇都不开了,过江只有摆渡。记得小时候很喜欢坐那种大大的轮船,沿黄浦江还能看到不少的风光,现在只能坐观光船走这条观光线了。车顺着沪太路开向太仓方向,路上的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包括到了太仓汽渡码头,原以为要在这里排个长队,等候过江,没想到车子并不多。马路两旁甚是脏乱,很多的方便面塑料碗,可以想象前几日这里的排队盛况。这一段长江江面还是很宽的,对岸的海门并不能够看到。船载着我们笔直到对岸便是我们的目的地海门了。

这次春节回江苏老家,已经想到江苏冬季的阴冷,但有前几次春节返乡的经验和去年春节成都过冬的感觉,应该不会太难受,而且已经过了立春,江南天气应该不至太冷。是啊,如果出了太阳真的不会太冷,只是一路基本阴天,还隔三叉五的下雨下雪的,真是冷啊。在屋里也要捂好羽绒服,带好手套,实在在冷的话,便倒杯热开水,抱在手里,凑在嘴边取暖,我们打牌的时候基本都是这个样子,每人手边准备一个大杯子,总是不断喝着然后加热水。晚上睡觉的时候什么取暖设备都没有,甚至电热毯,只能硬着头皮,喊着口号,冲进被窝。初一下了一天的雨,天快黑时,已经转为了雪,不一会田间地头已经微白。初三早上天空放晴,可是村里的河面上已经结了一层薄冰。不过出了乡下,就没再那么冷过了,可能是乡下人口密度小的缘故。今年江苏的春节是这几年最冷的一个春节,他们都这么说。

诸多变化

已经几年没有回老家去乡下了,去上海也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这一路上我们都在寻找着世界的变化,并与脑袋中的记忆对比着。过江已经没有船可座了,陆路很快便到了乡下,这个“很快”是与以前座船相比较。乡下二叔家已经盖起了三层小楼,很漂亮,布局也很合理,不再象以前农村盖楼房只管外貌不管内饰的土土的样子,只是盖楼装修花了很多的钱,已经不能在置什么家具了。家里的老房还在,就是二叔家把头的一间走了火烧掉了。老房前面新修起了一条高速路,离房子也就十来米远,“宁启”高速,车流量很低的,不知怎么收回投资。本来很烦这条高速的,可是它确实很便利,回江阴走的就是这条路,一百多公里,一个多小时便可到江阴长江大桥了,爸妈感慨不已。江阴的变化更是大啊,是个干净的小城市街上多银行,啥银行都有,应该说挺繁荣的,上次来房子不到一千元一平,不过现在已经三四千一平了,特别是江边大桥旁边,已经是四千多了,长了好几倍啊。初四和右玉一起去乡下南闸镇,我出生的地方,找找妈妈家的老宅,凭着八四年去过的一些印象,再加上打听,终于找到了大概方位,不过还是不敢确认,于是拍了回去让妈妈看,哎,没有找错,是那地方。小镇早已没有了那份热闹,也可能节日的缘故。石板路的老街、外公每日必去的茶馆,好吃的小吃都没有了,我以后有资本给下一代讲讲过去的故事了。“要想富先修路”,江苏长江南北的发展真是得益于交通好啊,出了江阴,一看路牌,“沿江高速,距上海147KM”,于是又下了一跳,有这么近吗?以前不是这样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0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