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一幅画

图片发自App

很喜欢看画册,既不需要动脑筋又是审美享受。忙碌了一周,晚上读本画册轻松一下。《如何看懂一幅画》是艺术普及读本,内容很丰富。全书共选了135件美术作品,其中88件是西方经典,47件是中国作品,既有我们很熟悉的《春》《米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洛神赋图》……也有《伊森海姆祭坛画》《格罗斯临床授课》《龙凤人物帛画》这些第一次看到的作品。

作者曹意强教授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的院长,博士生导师,主编了《新美术》杂志,是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硕士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科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委员,兼任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英国《艺术史》国际顾问,牛津大学博物馆研究员,美国国立美术馆高级研究员,克拉克艺术院院士,密西根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访问教授,长期关注中国艺术史的学科建设。光看这些背景就对书的内容充满期待。

在本书中他对入选的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除了一般艺术史会提到的创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表现手法,艺术价值等内容,还有笔者对大师们杰作的个人观赏体验。当我们与这些作品面对面时会产生神奇的交流,看似静止的物像却仿佛带着艺术家的气息向受众传递着某种生命体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还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作者在分享看画经验时反复提到了个体素养对艺术欣赏的重要性,深以为然。

特别喜欢书中最后部分的中国画内容。相比西方的雕塑和绘画,古人的作品更多了一份雍容典雅,气韵生动。在西方美术中,人物的创作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画中的人却常常是景物中的极小部分,难得看到单独的肖像或者自画像。书里倒是收录了一副明代曾鲸所作的《赵士锷像》,画中的主人公是万历二十九年的进士。据说他的画就是吸收了西洋画的技法,在肖像创作方面独辟蹊径,通过层层傅彩增加立体感,这一风格后来被称为“波臣派”。

西方绘画大师塞尚晚年重复画的一个母题“圣维克多山”却有很多中国绘画的意境。以土黄,蓝色,绿色三种大自然的和谐色彩为基调,描绘出充满生命力的风景。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是一位不断挑战自己的艺术家漫长的求索之路。虽然塞尚上并没有接触过中国绘画,但当艺术达到一定高度,境界大概是相通的,东西方风格不知不觉地发生了融合。

虽然说书名是“如何看懂一幅画”,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很难表达图像所带给我们的直觉印象。正因为如此,读者想要经由分析进入独特的艺术之境是极为困难的。阅读此书的过程,帮助我们梳理了这些作品的历史脉络,因为它是根据年代排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美术史发展的历程,也是人类文明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缩影。观众在为这些杰作赞叹的同时,可能也会感慨的发现,现在已经很难出现大师。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看懂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