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对家长来说,是一个敏感词,绝大多数家长对早恋都抱着一棍子打死的心态,却从来不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早恋。
难道单单只是出于对两性的好奇?还是因为孩子在家庭当中缺乏爱?作为孩子的父母,您可曾想过,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的方式表达对了吗?
下面我举两个详细的案例来说明一下:
01
2012年,我临时受命为班主任。
当时恰巧有个义工团队,要给学生做心理疏导活动。
在我们那,学校是看守孩子的牢笼,老师是带娃的保姆,要让家长配合来参加活动,简直比登天还难。
好在打了近一百个电话后,终于有15位家长愿意带孩子到场参加活动。
也是那时,一个白净、阳光、帅气的男孩给我留下了一个特别好的印象:当活动现场,其他人都一脸怨气,唯有他,全程配合,积极参与。
这样贴心乖巧的孩子,哪个老师不喜欢呢,但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原来乖巧的表面也可能藏着一个燥动的心。
大概在学期中旬,他的异常举动引起我的注意:原本主动打招呼、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作业准时完成的他,总躲着我,上课跑神、经常请假、课后作业也明显是抄袭的。
我的第一反应:早恋。
事实证明了我的猜想是正确的,出乎我意料的是,他早恋的对象竟是年级里出了名的“古惑女”,一个初三的小女孩子,穿超短裙、镂空装、化大红唇、头上扎着各种最流行的发型,他俩站一起的画面,诡异得让人无法接受。
经过调查后,我发现了他早恋的原因:父母从商,家境殷实。父亲从一开始还以应酬为由,总是晚回家,到后来连理由都赖得说,直接彻夜不回。母亲得知父亲外面有人后,家里永无宁日,父母两人一见面就吵架甚至动手,母亲天天在他面前抱怨父亲的不是……
通过调查,早恋中的大部分学生往往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有的孩子来源于单亲家庭,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心、爱护,转而向异性求助,互相安慰,导致早恋现象产生。
上述案例中的男孩,在天天听母亲述说的各种委屈之后,他内心想保护女孩的天性被激发扩大化,以至于会主动靠近甚至产生要想去“救赎”这个“蛊惑女”小女孩子的冲动。就如同很多女孩在面对渣男时,总有圣母心,以为自己可以拯救他们,拉他们浪子回头。
或许你会质疑,这本就不是“乖孩子”,他本质如此,早恋很正常。
是的,可你眼中一向乖巧听话的孩子,本质又是如何,你清楚吗?
凡是健康成长的学生,都有一个和美、健全、氛围良好的家庭,而问题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残损家庭的戕害。这类孩子在校园中,往往表现得特别的乖巧,他们不捣乱、不惹事,配合老师的一切工作,在不出什么情况的前提下,绝对是所有老师眼中最省心的“乖学生”。可一旦出问题,便是最不省心的孩子,甚至当你想挽救时,基本都为时已晚了。
有的人可能会说,上面的案例是农村男孩“大男人主义”心在作祟,真的是这样的吗?下面我看一个一线城市女孩子的故事。
02
2014年年底,我在一线城市,某个复读学校任教,班里也有个非常“乖”的女孩:她每天准时上下课,课上认真听讲、记笔记,所有的作业也都认真,长相甜美的她,脸上看不到半点笑意,经常一个人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基本不和其他人交谈。
我第一眼见这个女孩时,便觉得这估计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果不其然,经过一翻了解后,我得知:女孩父母的婚姻虽没外人插足,但因为双方都非常强势,在家经常大吵大闹,动手打架更是家常便饭,就连她,从小到大也没少挨过打。
一个家庭的完好程度,是问题学生性格形成的温度计。越是冰冷的家庭,孩子对别人、社会和集体的看法越是灰暗,他们感觉不到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心,老师同学的爱护,但又特别地渴望有人来温暖他们的心。,一旦有人打开了她的心扉,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原本内心就渴望有人来关爱自己的女孩,在班里一个油嘴滑舌的“花花男”的强攻下,很快就妥协了,且整个人完全迷恋、依赖上了对方,哪怕男方比她还矮半个多头。
女孩早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家长的耳中,一天,来校区抓了个现行。
怒火冲天的父亲当众揪着她的头发,连拖带拽地把她带回了家。母亲,完全不顾形象,脱下自己的鞋,在男孩的脸上狠狠地扇了几个耳光,嘴里还不断地咒骂着,“赖蛤蟆想吃天鹅肉”。
在众多学生和老师的面前,女孩的父母都这么不留情面,私下真不敢想象会是怎样的情况。
然而可悲的是,这依然没能阻碍两个孩子背着家长偷偷约会。
看到这,有些人会说,你们当老师的,就这样看孩子早恋吗?不,该采取的方法我们都做了。实际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你越反对的事,他们越会对着和你干上。
早恋更是如此,如果你不反对(只是打个比方),过段时间,他们彼此或许会因为各种原因,就分开了。可因为你的反对,他们便会竭尽所能地“拥抱”在一起,甚至最终苟延残喘地走入婚姻殿堂。
采取“硬手段”分隔早恋中的孩子,并非明智的选择。最好方法,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良好的家庭环境,从源头上阻止悲剧地发生。
03
《中学生早恋及其原因分析》指出,学生早恋的原因有: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其中社会因素中的家庭背景,是最重要的。
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高于离婚的父母。长期的争吵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同时还会让孩子形成迁就、讨好、懦弱、缺乏主见甚至自卑的性格。
无独有偶的是,除了两案例中的主角,他们的早恋对象也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案例一中的“蛊惑女”是留守儿童,从小由爷爷妈妈带大,父母长期在外工作;
而案例二中的“花花男”是离异父母的孩子,双亲重组家庭后,他就一直处于“放养”状态,自己独居在一个大房子里。
同频的人会相互吸引,有心理创伤的孩子更懂得理解对方心里那份无法言语的痛,这些本来应该在父母营造的爱的小屋中健康成长的孩子,现在只能在依偎在一起,互舔伤口,相互取暖,这难道不是他们成长中最大的悲哀吗?
可两个不懂爱的孩子,又怎么懂得用爱来温暖对方?如果仅仅是为了对抗家人的反对,真的促使他们走入了婚姻,那上一代人的伤害将可能继续延存到他们的下一代人,这造成的伤害更是无法衡量的。
无论是男孩、女孩,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双亲在身边,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都是不容忽视的。
文中的例子虽然是典例,但绝不是个例,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唯有父母的爱,应该是无条件地赋予,特别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如若不然,孩子一辈子都可能生活在渴望爱、寻求爱可又不知如何去爱的彷徨之中。
如果您还爱您的孩子,那就请停止对孩子的伤害,重新为孩子营造一个爱的小屋,让孩子好好地感受他们本就应该拥有的爱吧。
作者简介:一线教育工作者,二宝妈,从教6年多,帮数百个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坚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微信公众号:灵妈妈育儿记。微信号:13714496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