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餐饮品牌需要强大的组织力

想让“好人不变坏”,先要满足他的基本需求

高于同行的薪酬和令人艳羡的食宿等福利待遇,是稳定人心最底层的逻辑。

要想让好人不变坏,首先要满足他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这个层面激励人,就是要让他比别人过得更好一些。

餐饮业大部分员工都来自于社会最底层,收入才是他们最最在乎的。

但餐饮业的人力成本逐年上涨,很头痛,怎么保持高工资?

只有提高了效率,才能够提高薪酬。

所以,实施“计件制”,多劳多得。原本5个人的活3个人搞定,那么总支出不变,人员减少,每个人拿的就多了。

员工收入起来了之后,公司对他的要求也会变高,所以,薪酬反过来会进一步提高效率。

有一些餐企,为了降低劳动成本,把人员压得很少,但没解决效率的问题,导致顾客体验很差,恶性循环。

“底薪+绩效+分红”的工资结构,底薪占6成,绩效3成,分红1成,拉开差距,这样会更好激励员工。

薪酬透明,每个层级之间收入差距拉开

员工在一个地方会不会留下来,第一看薪酬,第二看有没有未来。

岗位层级划分要清晰。从初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到领班、大堂经理、店长,每跨一级的收入区别都要非常大。

一名一线员工,只要坚持努力4年,就能实现从服务员到店长,从月薪三四千到1、2万的华丽转身。

只要通过考试,就能得到晋升,内容是理论+业务操作,顾客的满意度是主要衡量标准,考官是师父。

谁的感动案例多(让顾客满意),谁升迁的就最快。

但做得不好也会面临淘汰,降下去或者直接走人。

升迁淘汰体系要非常透明。做得好了会往哪里升,做得不好会往哪里降,员工非常清楚。

一是升迁不能够越级,只能一步一步地升;二是降级可以越级,高级岗位只能降到初级,因为中级要留给初级升上来的人。

有很多餐企不敢淘汰员工,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

收入不高——没合理的升迁淘汰体系——没有生意——不敢调整——导致大量怠工的人员滞留。

有一些员工如果一直帮不起来,就要勇于放弃,否则相当于放弃了大部分努力的人,对他们极不公平。

12个神秘顾客,决定一个店长的去留

升迁和淘汰是员工最关心的点,这两个因素一定有个基础,那就是绩效考核。考核好的才能拿到高薪酬,才能升到更高的职位。

“跑起来,跑起来!”

每天1万步打底,高峰周末2万步都是小case。“每分每秒都在做事,表现好领导随时会奖励饮料啊,现金啊,Q币啊(Q币可以换物品)。”

服务的疏忽也会遭到毫不留情的处罚。做错了事罚得也很厉害,所以每个月的收入并不稳定。

门店的员工由店长、经理直接考核,对店长的考核主要以神秘人的体验报告为主。

他/她从订餐到用餐完离店,整个过程都体验到了什么?这份报告,据此为门店评级,分为ABC级,A可以开新店,C就面临被淘汰。一个店至少要取12个样本。

如果神秘人在店里看到某个员工表现不好,这个成绩不是员工的,而是店长的,店长会面临升级与降级的风险,严重的可能从店长直接降成普通员工。

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店长会认认真真把员工考核好,把表现不好的员工剔除掉,这样别人来检查他门店的时候,他自己的层级就不会受到影响。

不直接考核门店的业绩、人效、平效等经营指标,只考察顾客满意度和员工努力程度。

一个店赚100万,但是管理不好,店长照样会被降级。一个店只赚一万块,但管理得很好,一样会被升迁。

店长的升降跟业绩没关系,但薪酬和利润是有关系的,有一个固定的分红百分比,门店利润越高,店长收入越高。

不管是一线员工还是管理层,都需要一个激励的土壤,如果做得好坏跟他的收入、升迁没有关系,或者关系很小,他没有动力去做,这很关键。

这种考核法叫过程考核法,好处就是能够让客户体验非常好。“员工的升迁跟他的业绩没关系,当他不背负业绩压力的时候,就会聚焦到客户身上,工作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模式。”

师徒制的关键,是深层次的利益关联

师徒制贯穿所有关系。一名员工从入职到成为新店店长,他的师父并不止一个。这里面分两种,一种是教服务技能的师父,另一种是教管理技能的师父。

通常,新员工入职,会有一个“名义上的师父”,即店内培训师(兼服务员)带领他进行实习培训。等确定在这家店里待下去了,会重新分组跟师父(即小客户经理),以后跟他一组一起做服务员,共担业绩。

当新员工从“不会到精”,从小徒弟、二徒弟到大徒弟,继续往上晋级,一旦升至管理层,比如大堂/后厨/值班经理时,这时的师父就是店长,店长负责在日常的工作中,教他“如何管好一家门店”。

等店长的徒弟拿到商学院的认证,他就正式成为储备店长,只要有新店开业,他就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店长。

如果自己带的徒弟升到大堂经理,财务会从这个徒弟每月的工资里给她分100块钱。

师徒之间有更深层次的利益关联,其实只存在于店长师父和店长徒弟之间。

作为师父的店长,其薪酬除了基本薪金外,还可获得以下两种选项中较高者的财务奖励:

A:其管理餐厅利润的2.8%;

B:其管理餐厅利润的0.4%+其徒弟管理餐厅利润的3.1%+其徒孙管理餐厅利润的1.5%。

也就是说,店长师父不仅可以从徒弟的餐厅获取提成,还可以从其徒孙管理的餐厅中分得一杯羹。

现在徒弟找店,师傅谈判,最后师爷和师傅共同拍板“要还是不要”。因为日后的经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一定会选择好地方,租金最低的地方。

满足人性需求:公平、尊重、授权

人的情感归属,不仅仅存在于师徒制,而在于企业文化,在于管理层对“双手改变命运”价值观的践行。

这其实也是激励哲学最底层的逻辑

对员工的关心,除了住好吃好,平时的鼓励和激励也必不可少。

每天早会上会表扬做得好的员工,批评做得不好的。

受到批评的就做一些深蹲、俯卧撑一类的简单运动,更多的是对做得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奖励可能是乳酸菌饮料、洗发水、苹果、电影票,30、50、100元代金券,甚至有些会奖励半天的假期。

这主要看管理层的智慧了,宗旨只有一个:让员工开心。“其实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关注和认可,对员工特别有用,我们鼓励店长不要吝惜表扬。”

如果说三大体系(培训体系、薪酬升迁/淘汰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塑造了组织力的骨架,那尊重、公平、授权就是流淌其中的血肉。而这正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

认识到对人性的把握实际上是最重要的。要把善的一面激发出来,把恶的一面遏制住。最终你要实现什么?从要他干,变成他要干。

“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人,在人才培养上,不是你想当然地出一个制度,一定是顺着人性去定,你的制度就成功了。”

小结

你的组织形成闭环了吗?

其实,看完全文你会明白,保证员工每天都有激情地工作,并不是偶尔打打鸡血那么简单,这背后是根据人性设计的一整套体系在起作用。

培训体系,教员工怎么做

绩效考核体系,检查培训的内容是否照做。

薪酬和升迁/淘汰体系,做得好的收入是不是比做得差的高很多,做得差的将面临什么处罚。

——这三个体系形成一个闭环。

本质就是让员工自己赛跑,我不是教你怎么样、让你怎么样,而是让你自己赛跑,跑得快的、跑得好的收入就高,跑得慢的收入就低,就会被淘汰。

一个企业的业绩增长绝对是来源于内部动力的产生,当内部动力激发出来之后,整个公司业绩肯定会自然增长。

餐饮业每年都是冬天,竞争无时不在。

在激烈的竞争中,比的是什么?谁的组织能力更强,谁就能胜出。因为所有的连锁(品牌),都是组织与组织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产品和产品的竞争。

在组织变革方面,要一直创新,一直在找更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

最后,分享一句话来结尾:努力到感动自己,拼搏到无能为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锁餐饮品牌需要强大的组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