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是个傀儡,偶露峥嵘能力不逊于其他皇帝

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在《三国演义》中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生,始终在权臣把握之下,先是由董卓扶立,然后为董卓的部将挟持,历尽颠沛流离,最后落到曹操手中,虽然做了三十年的皇帝,但一直是个可怜可叹的傀儡。

然而,读完后汉书中记载的东汉历代帝王纪,就会发现,献帝其实绝不是个无能的皇帝,在东汉的十几代帝王中,他的能力至少可以超过大多数的前辈帝王。

他的被立被废,在那段乱世中首先称得上一个传奇,据说在东汉末年的宦官之乱中,他陪着当时的皇帝出逃,半路遇上了奉诏进京的董卓大军,年幼的皇帝吓得说不出话,同样年幼的献帝却挺身而出,质问董卓,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才干。后来董卓成了权臣,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准备行废立以树立权威,就想起了这个当时给自己留下很深印象的小王子。

这个传说自然不怎么靠谱:董卓要立的是听话的傀儡,应该找一个年幼无知好糊弄的小孩,怎么会立一个有政治才干的人呢?就算董卓不懂,他身边有的是献计献策的人。

后来董卓被杀,汉献帝作为董卓扶持的傀儡,完全有可能名正言顺地被赶下台,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杀掉董卓的东汉大臣居然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仍然前赴后继为他效命,直到曹操入主中央后,东汉政权才算稳定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汉献帝的皇帝地位居然没有一点动摇。可见,汉献帝这个皇位,即使来得并不正当,但他的能力和个人魅力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权臣就算对他有所忌惮,至少是找不到正当的废黜他的理由,反而会得罪大量拥戴汉献帝的汉室忠臣,得不偿失。

纵观汉献帝的政治生涯,尽管是作为傀儡的一生,但也可以感觉到他的情商不低。一方面,他让董卓曹操曹丕等权臣觉得献帝的存在对自己没有威胁,另一方面,他让自己手下忠心的臣子觉得是振兴汉朝的真命天子,这也算是一个傀儡的成功吧。

汉献帝在曹操手下熬了二十多年,把曹操熬死了,但没熬过曹丕,曹丕接任后没几年就废汉献帝自己做了皇帝。不过曹魏也没有杀掉汉献帝,被废后还活了十四年,比曹丕活得还长。

作为一个大部分时间身不由己的傀儡,汉献帝执政时期的所作所为与权臣的决策分不清楚,从正史中记载的有限的几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汉献帝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在初平四年,汉献帝主持开科取士。取中儒生四十多人。这件事情发生在董卓之后、曹操之前,也就是在权臣权力的真空期,可以把它看作是汉献帝的决策。当时的东汉朝廷还没有完全稳定,甚至连温饱都没有完全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中就开科取士,至少说明献帝并不是一个得过且过的皇帝,而是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

另一件事情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天下大旱,“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汉献帝决定开仓赈灾。但施行一段时间后似乎效果不佳,饿死的人没有明显减少,汉献帝怀疑有人在赈灾过程中做了手脚,于是亲自量米做粥,发现果然有人贪污了赈灾的粮食。皇帝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主持赈灾的官员马上面临着杀头的危险。这时幸亏汉献帝下命令,打了五十大板了事。

汉献帝对贪污犯的仁心是否正确姑且不说,仅就这次赈灾而言,官员再也不敢糊弄皇帝了。“自是之后,多得全济。”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汉献帝的量米做粥,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古今中外,有多少皇帝愿意去亲手做这样的事情?

汉献帝虽然一生是傀儡,但他并不是没有雄心。诛杀董卓背后有没有他的影子,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他和曹操合作了不过五年,就已经想剪除曹操势力,重振大汉声威了。建安五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被杀。这是汉献帝试图夺回大权的一次失败尝试,从此以后,在曹操更为严密的监控下,他的政令甚至连宫门之内也不一定管用了。曹操一次献上三个女儿做了献帝的嫔妃,献帝无时无刻无地不在监视的眼光下,再也不可能有所作为。

现在有句俗话: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汉献帝虽然有一定的政治才干,不幸生活在东汉末年那个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就算他是文景再世,恐怕也是无能重启大汉声威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其一生是个傀儡,偶露峥嵘能力不逊于其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