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婚姻?

什么是婚姻?

人们对于婚姻的概念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有人说婚姻是幸福的归宿。每个正在走向婚姻的人,都对它抱有美好的想象,每个正在婚姻中的人,又都千百次想要逃离它的束缚。人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可以想象它是酸的,也可以想象它是分外甜的。

婚姻究竟是什么?它到底是生活幸福的港湾还是灵魂自由的桎梏?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但婚姻还是一种修行!”

的确,婚姻以一种固有的法律和生活模式将人们放到一个游戏规则中。在这个游戏中的两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视角,对婚姻赋予了许多期望。人们希望婚姻可以满足自己对它的所有想象:浪漫的爱情、富足的物质、时间的自由、有爱的沟通、美好的夫妻关系,人们想要在婚姻中得到安全感、重要性、爱与被爱、多变性等等。但是真的有人能够在婚姻中满足对方的所有需求吗?

尤其是当两个人格成长并不完善的人走进婚姻,他们就会在相处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

人的天性就是模仿,一个人由小到大个性和人格的形成,很多行为习惯和情感模式都会受到父母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生活中与另一半的相处方式。想象一下一个经常看到父母间吵架甚至打架或是冷暴力的孩子,会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充分的爱和安全感吗?长大后又会形成怎样的人格特质呢?

一个没有在父母那里学会爱,学会如何与另一半沟通的人,心理上对另一半的期待可能还停留在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中,他或许并没有真正准备好向另一半敞开心灵,与另一半的相处在心理上很多时候可能是为了寻找父母的爱,来填补内心的缺失。在这个索要爱的过程往往会表现出极度的占有欲、没有安全感、患得患失;

一个受到父母溺爱的人,没有在原生家庭中学会独立,心理上可能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与另一半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得自私、霸道;

所以,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两个人,如果不懂得理解和包容对方,争吵、怀疑、愤怒、相互评判、伤害、指责就会不断发生。而人们遇事总是外求的本性,使之他们总是喜欢把责任归于他人,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对的,很少有人会从自身去寻找问题的根源。

这时的婚姻就会成为两个人的情感牢笼,使他们想要逃离。人们想在婚姻中得到的东西往往已超出了它所能承载的。

事实上,一个人想要生活得快乐、幸福,需要得的是多方面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就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个层级。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这些需求,仅仅通过婚姻是不能够被满足的。

就如很多全职投入家庭生活的女性,总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而男性也同样很难在婚姻中得到这五大需求的全部满足。

这其中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来源于我们自身对生活与婚姻的态度和认知。

不论是我们的父母,还是我们的教育,都很少教我们去认真思考,究竟什么是婚姻?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走进它?

据相关资料记载,在古代婚姻是男性为了传承而定立的一种制度,它保证了后代基因的纯正和个人财富的传承。女性在婚姻中属于男性的个人财产,三从四德,从一而终,是女性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男人三妻四妾,多子多孙,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女性在婚姻中无权追求平等。

在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女性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她们可以走出家庭步入社会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随着女性经济越来越独立,在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她们在个人身份上不再是男性的从属者。婚姻的属性也逐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一夫一妻制的确立标志着男女在婚姻中追求平等的开始。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婚姻更多的意义,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今天的婚姻成为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成为了男女为了实现一个圆满自我的人生修炼场。

可是大部分的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婚姻的全新意义,在大家的潜意识中,婚姻可能只是沿袭父母、祖先的一种生活模式。到了一定年龄必须要结婚,就像长大要上学、工作一样,长大了就要结婚生孩子、养育后代。

如果,我们在走进婚姻之前,能够对其有一个更完整的认知,同时对自我也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让自己通过学习拥有一个成熟的心态和人生观。我们就会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婚姻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走进婚姻?选择什么样的人才是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如何在婚姻中与另一半相处?

当我们清晰了这些问题,我们便不会对婚姻抱有太多不客观的幻想,我们便能够学会珍惜那些婚姻所带给我们的诸多美好体验,把关注点放在自己拥有的事物上,对于那些我们不足的去自我成长和完善,那些我们没有的,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争取。

就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在最好的自己里与爱相遇》,这样的人生,才是有爱的人生,才是一个我们能够自主的人生。我们才有能力对自己所选择的婚姻负起责任,而对婚姻的负责就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负责,如此我们才会更容易收获幸福。


—韩谨鸽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