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文学阅读和易中天的解读两者有什么区别?差别在这

对于小说的阅读,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文学的角度去阅读,一种是理性的角度去阅读,前者关注审美阅读,后者关注情节表面的逻辑,其实两者并不分高低和优劣之分,只是如在狭隘的功用上,进行一个简单的区分对待而已,如果你是文学爱好者,喜欢感性的文学艺术审美,还有就是对写作比较偏好,那你学会小说的文学鉴赏,就是必须的,如果你是为了打发时间,就看个热闹,甚至想看个槽点,那就以普通的理性阅读即可。

对于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的阅读方式,我们进行一个相对深度的探讨,对于这本三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如果我把他的解读理解为理性的角度阅读,大家可能会有所疑问,怎么易中天的解读还算不上文学角度?我认为是这样的,至少在大部分情节和文本的解读上,易中天是关注的真与假的考证,逻辑对情节的推动,这些都属于理性的阅读范畴,就像我们所说的故事表层的分析。

接着我继续的深入这个讨论,他的这种解读我为什么说文学性比较少,大家都知道,文学本来就属于虚构的内容,而在虚构的内容基础上,去进行与正史对比人物原型的考证,这本身已经脱离了文学的主要探讨范围,如你去考证真实唐僧的故事,这似乎是与《西游记》并没有多大关系,《西游记》即使脱离了唐僧的原型,也不影响这本书的艺术价值审美。

如易中天在三国演义中分析曹操的真假“奸雄”的问题,但在文学的角度,却不是这样的去分析,而是要根据作者给出曹操的故事情节,进行深入的人物性格分析,其中包括性格变化的过程,对整部书的艺术价值影响,这才是文学解读的方向,而且文学作品的理性解读,其实在相对客观的角度上对比,价值要远远小于文学价值,但为什么易中天的解读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在原因上是多方面的,其中就有我们国人注重理性而缺少感性认识诉求,还有是解读人的解读风格迎合读者的需要等等。

在文学的角度,作者在《三国演义》中要形成一个义与奸的反差审美,因此而塑造了曹操的角色,并在塑造的过程中,鲜明的体现这种奸的形象,为了是要与刘备的义产生较大的反差,从而形成一种文学角度的美感,这个我在之前在文章中提到过,关于文学的审美层是如何建立的,文学只关心角色本身,和作者提供的文本内容,并不关心历史真实是什么样子,是通过作者塑造的人物内心和本真,读者通过阅读这些进行一个互相印证的过程。

曹操在易中天眼里是一个真假奸雄的讨论,而在文学爱好者眼里是性格的解构问题,曹操本性多疑,由疑生奸、生恶!曹操的这个多疑性格贯穿了整个三国故事里,很多有意思的情节全部是因为曹操的多疑而提供了展开情节的基础,包括刚开始的“宁我负天下人”那句话,这就是因为曹操由疑生恶的一个故事演变过程,如果没有曹操的多疑,这样的情节展开来就没有多少文学审美的价值。

有人不理解,其实文学是人学,写人就要深扒其内在的东西,多疑在曹操身上就像是一个导火索,而在曹操的内心隐藏着大恶,当在特殊的环境中,或作者把角色放到某一个特定环境中,这个导火索就可以引爆角色内心中阴暗的一面,这一面在刚开始是根本无法被发现和理解的,这就是需要通过文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而获得的文学价值。

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文学的角度阅读小说和理性的角度阅读小说的区别吧,完全是两种方向,在某种理解角度上也可以认为,两个作用完全的不同,并不能互相的被取代。一味的追求理性层面的真实,有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比如谁要是去拿现代和当代史进行理性的剖析和挖掘,我想一定会碰到一鼻子灰,只会让自己心情更郁闷,而文学的欣赏却会带给你另一种相对自由的人心体验。

文:饼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演义》的文学阅读和易中天的解读两者有什么区别?差别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