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快,众行远

    “独行快,众行远”,这是一句古老的非洲谚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可以走得快,而一群人能够走得远”。

    新的一期心理写作小组开始了。昨天梳理了参加写作的初心,看见了自己的愿景,心想事成,心像事成!

    我很好奇,从成长训练营,到初级研修,中级研修,再到高级研修,从心理写作小组,到公益咨询,等等,参加这些团体活动,关键都是自己乐在其中的。

    我为什么变得如此喜欢和同修们一起进行活动了呢?怎么就能够在心理上和大家契合了呢?我的疏离感呢?那个喜欢当独行侠的我,哪里去了呢?我是怎么就变了呢?

    变,是一个比较的结果,这里指的是我的心理上的变,是我对我的现在与过去进行纵向比较的结果。或许现在的我,可以穿越回过去,邂逅一下那个小姑娘,那个曾经的自己。

    一、我的“独行”溯源

    大约是六岁左右,我们村第一次有了托儿所,也就是现在的幼儿园,我是村里第一批上托儿所的孩子。小姑娘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进入了她的第一个社会性团体。

    托儿所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有,用专业一点的术语就是混班制。大一些的孩子就是当年要升入小学的,我不是。可能我是混在大孩子后面的,如何跟在大孩子后面玩耍这部分记忆近乎空白,我猜想可能被我故意遗忘了。

    印象深刻的是我和另外两个小女孩形成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还是很有力量的,让我觉得自己就像孩子王,活的很自在。以至于成年之后,还有一个男同学向我“申诉”,当年我们三个小女孩把他逼在墙角教训他。

    这一段回忆,让我直面自己的内心,看见了其中的一种真实:我是喜欢成为团体领导者的,我喜欢一切在我的控制之下。每个成年人的性格里,其实都带着童年的影子。

    不知为什么,在后来的岁月中,我表现出来的,是对自己内心这种真实的掩饰,不想被人知道。外在的行为是内心世界的表达,这可以算是我的疏离感的一种解释。

    因为喜欢对事情有控制力,很多时候,我是很享受自己的独行侠状态的。就拿前两天和大宝一起去丽江去大理旅行来说,常常是大宝猫在咖啡馆里享受她的小时光,而我则是独自穿行于古城的大小角落,逛店,聊天,体验,享受我的古城时光。

    “独行快”,究其根源在于,一个人对自己是有控制力的,无需和他人沟通协调,少了这些时间的成本。确定了目标,就能够策马扬鞭,一路奔着目标而去。

    快归快,不是所有的事情自己都能够搞定的,也不是所有的时间自己都能够精神十足,有力量策马扬鞭,总归有很多事需要别人的帮助,很多时候需要别人的心理支持。

    二、“众行远”的探索

    众行,生活离不开别人的竞争与喝彩!

    很多情况下是“众行快又远”,因为生活离不开别人的竞争与喝彩,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这个研究起源于一个实验。

    一百多年前,一位叫特里普利特(N. Triplett)的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青少年骑自行车,在独自一个人骑、有人跑步伴同着骑、与别人开展骑自行车竞赛,这三种情境中,竞赛时的速度会大幅度提高。这个实验的“发现”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个笑话,但这却是历史上第一个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之后的社会心理学家又进一步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会提高绩效。

    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一种是结伴效应,另一种是观众效应。所谓结伴效应,指的是在结伴活动时,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观众效应,指的是个体在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的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的效率有显著影响。

    这里的他人在场,并非一定是有人在旁边,想象的在场和隐含的在场同样会产生社会促进。

  譬如,我们现在的心理写作小组,大家把文章发到群里,同修们回复次数和认真程度,对作者来说都是极大的认可与鼓励,回复越及时、越认真,大家就越能够坚持,就更愿意写下一篇。

    付出可以没有回报,但不能没有回应。所谓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本质上都是一种回应。

    众行,你身上有我的影子与向往!

    “众行”之所以“远”,是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努力去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团体成员间是一个相互镜映的关系。

    英国心理学家菲奥娜·默登在《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中指出:一个人一生平均会遇见8万人,每个人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而别人也会对你产生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影响与被影响的过程是由“镜像系统”本能而为,而非我们主动自发的学习。

    我们这个镜像系统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生命开始的最初3分钟里,大脑会产生1.8亿个新的神经连接回路,其中绝大部分能够镜映他人的行为,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在自己头脑中回想并自行模仿创造→得到重复或反馈→巩固和稳定的过程,为我们学习和记忆提供了重要基础,然后经过不断重复,才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固定的神经元通路。

    可以说,我们的一生都在镜映与被镜映。明白了镜映的原理,我们可以运用镜映的思维来给自己助力。

    众行,你贯穿了需要的满足!

    “众行”之所以“远”的关键之处还在于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就拿我们的心理写作小组来说,按照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细细掰开来看。

    第一层是生理需要,食、性、睡还有依恋。我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非常活跃,为什么?因为我们感到了群里的温暖,温暖是母亲给我们的感觉,温暖是母亲的怀抱,母亲的温暖让我们产生依恋,群里小伙伴们的真诚、鼓励、包容、爱与陪伴,让整个群有了母亲般的温暖,让我们依恋。

    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每一个人在群里能够自由自在的发言,就是因为对群的安全感充足。

    第三层爱和归属的需要,这是我们的社交需求,不得不说,几乎每个人都得到了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

    第四层尊重的需要,我们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生活中,为了得到一些尊重,我们经常是戴上层层面具才能示人,在群里,能够自然而然放下伪装,敞开心扉表达自己,最大程度上打开自己,我想这源于我们彼此真正的尊重,尊重的是人,而不是地位财富权势等等人的附属物。

    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每天完成日记,完成预订的90天日记计划,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实现。

    “独行快,众行远”,心理学的解释可以有很多很多。

    发展心理学的解释,譬如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动力心理学的解释,譬如勒温的场论(fieldtheory),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

    譬如著名的勒温公式B=f(PE)

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人;E:Environment环境;f:function函数 此公式的含义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精神分析理论的驱力解释

    ……

    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个体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种独特性只有在与他人互动、用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影响其他人的生活时才有意义。

    我为我的问题找到了吗答案,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行快,众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