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跟普通的了解孩子的书不一样。它研究的是孩子身上的“恶”。我们所讨厌的诸如“偷窃”“秘密”“性”“谎言”“校园欺凌”这些行为。
我们现在都强调如何让孩子发展个性,可你有没有仔细玩儿味过个性的显现,总会在哪里发散着“恶”的感觉。
作者河合隼雄先生拜访了在日本社会各个领域富有创造性的人。有意思的是,这些人物哪一位都称不上好孩子,没有人是乖宝宝,要简单的贴上标签都是“逃学”“偷窃”“撒谎”等等。
于是,他写了这本深入探讨“孩子与这些恶行”背后的联系的书。
“恶”可以成为孩子自立的契机。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必然是对父母或者对环境,或者是对时代潮流的“反抗”。这在我们眼里就是“恶”。
我们回想下自己小时候,能够成为自立的契机时,是不是跟“恶行”也有一些关系。
我上小学时,有一阵喜欢点火,烧纸。看着纸张一点点化为灰烬,有一种控制感。因为从小父母不允许玩儿火,自己玩儿火以后,发现也没有那么可怕啊。更有一种摆脱父母控制,偷偷去做的优越感。当然,这是我现在才觉察到的。
每个人成为自己之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尊严是一定会被摧毁的。这是一个危险的过程。
同时,“恶”也是发展想象力的机会。宗教上说“一切善良都不可能创造,因为善良太缺乏想象力了。”作者举例了,作家田边先生的经历。田边先生小学时一直喜欢偷书。可这种冲动在某一时课突然消失了,他开始写小说。我对此事的理解是,当你的心理经历了一段不同寻常的体验之后,往往能激发创作更多的灵感。最终,会通过“创作”的形式流淌出来。
想想,影视作品中,那些让人恨之入骨的人物塑造,他一定也是来源于创作者对“恶”一种心灵体验。
“偷盗”是成人对孩子严厉禁止的事情,他涉及一个孩子的道德层面。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因为一个孩子很难承受成人给他贴上“不道德”的标签。所以,对待偷盗这种事,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背后的动机。
作者提出了这样几个可以角度,让你更理性的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
一个是,“偷盗”可能是孩子寻求自立感的一种行为。
还有,大人认为孩子做的坏事背后,可能潜藏着超越常识的高尚动机。
还有,如果孩子偷了马上就会被发现的东西,是不是孩子想对我们说些什么?
总之,不要给孩子贴上不道德的标签。这是个更加了解孩子的机会。
关于“暴力”和“校园欺凌”,自古就有。但今天这般激化的原因,河合先生有些分析,我觉得非常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深思。
原因一是,河合先生认为原因就是孩子们“对恶的体验和学习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对孩子看护的越来越仔细٩( ᐛ )و孩子即使到了小学,也仍然很少逃离开父母的视野单独和同伴长时间的玩耍。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往往矛盾还没有升级,家长就已经介入了。所以,孩子很少自己去解决纠纷。
“以前的孩子在小时候,能在同龄人之间不时体会你欺负我,我欺负你,就能亲身体验到这不是一件好事,知道欺负人的限度在哪里也能掌握分寸,而现在的孩子人数本身少,时刻在大人的目光监视下活动,大家都被养成了乖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突然遭遇自己内部汹涌而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力量的冲击,容易搞不清楚限度在哪里,失去了控制。
有些学生恶狠狠的欺负别人的时候,心里也焦虑着:为什么会这样,但就是停不下来,行为越来越残酷,自己也刹不住车。
原因二: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不管是欺负人还是被欺负,都缺少一种跟其他人的“心灵的连接”。
河合先生这段分析非常符合现实。我们现代的管教中,想教育出好孩子,走过头,就会把孩子搞得太没有野性了。
作者也说,要想成长为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人,小的时候反倒要玩一些杀啊砍啊的游戏,捏死些虫子什么的。通过这些,才能实际感受到和平是什么。
在男孩的养育中,文明礼貌和野性刚强之间的尺度确实很难拿捏。我们生怕他们因为更容易兴奋的表现而被惯以“粗鲁”“没礼貌”“制造麻烦”的标签。
而对于女孩,因为我们相信她天性中有安静和温柔的特性,反而会放心的让她们展现自己。
在养育男孩上,可能现在确实有他们的天性被压抑的趋势。
我女儿班级的班主任在家长会上也说过这点。
《孩子与恶》是本视角跟独特的书。我们的社会一直在禁止“恶”行。作为家长,我们更不希望孩子有任何的“恶”。但是,无论我们怎么不希望,禁止,防范,“恶”都是永远存在一个孩子的成长里的。别忘了,自立就会有“恶”。
我们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尽好青春期以前的责任。与孩子一起平安度过行“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