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分床与送园——养育历程中的亲子关系】

本文将说一说婴儿-儿童期发展的三大件要事。不同的先天气质与后天养育条件或环境,决定了这三大件完成的难易。

多子女的母亲会发现,哪怕是差不多的喂养,各个孩子的断乳过程也可能相去甚远。这当然关联于孩子的气质差异了。

越到后来,孩子心理行为与后天养育(环境)关联越大。气质影响发展基础与方向,养育影响速度与结果(成就)。

从哺乳到断奶、从陪睡到分床、从居家到送(幼儿)园(或上学),都是本质类似的孩子状态变化或成长历程。每个孩子都须进入、体验并最终脱离这样的过程,才能逐步“长大”。

长大顺利或受阻,除了先天因素的相对固定的影响外,反映了养育水平。总免不了或多或少的曲折、挣扎、挫败,亲子双方的共同努力或彼此对抗,相互协调间或失调。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觑,不可或缺。

进入相应阶段性历程之前(哺乳、陪睡、居家),孩子的心理准备状态受到此前养育成就的决定。而进入之后,又必然受亲子关系调节——尤其是照料者一方的直接影响。最终是否顺利愉快地跨越各阶段(达到断奶、分床、送园目标),对于特定阶段的特定孩子来说,大致由养育关系说了算。

养育的关键在哪里呢?让我们就三大件分别讨论一下。

断奶——

哺乳期,母婴关系极其紧密。这种关系刚刚脱离完全融合(母亲怀孕)状态不久,从物理(身体)诞生渐渐衍进到心理诞生,这一历程甚至也未完成。(通常心理诞生是以孩子能指着自己的鼻子或胸口、镜中影像说出“宝宝”或“我”为标记。)

也可称之为“早期分化”的这一历程,孩子身心发育非常奇妙而深奥,不易被我们了解。即使依恋关系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对这一领域的人类知识还非常匮乏,对此有所掌握的人也很少。

中国传统习俗“坐月子”,暗示产后母亲须全心全意地守在刚刚诞生的婴儿身边,及时、充分地提供并完全满足这个婴儿的所有需求——喂养、换尿布、保温保湿,使之感觉安全与无所不能(健康自恋的基础——科胡特)。

这一时期的母婴关系,既是一体的也是逐步分离的;只是越早一些时候,越倾向于一体感。婴儿会发展出幻想防御来处理一时分离的焦虑,却好难耐受。婴儿生活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来回摆荡——时而感觉母亲乳房是自己的一部分、时而感觉它消失了;时而焦虑时而满足(幸福)。这一时期婴儿甚至分辨不出感觉与幻想。

母亲离开婴儿的片刻中,婴儿会以幻想来自我安慰。此外,也会发展出紧抓某些外在物(如被角)塞到嘴里,以保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被角就被当作乳房的替代了。被角的这一功能被称为“过渡客体”(温尼科特)。

类似的过渡客体可以有婴儿自己的手指、假乳头。过渡客体提供的安慰作用有效持续时间一过,饥饿——内在刺激引发焦虑的渐长就会将其击垮,哇地一声哭,乳儿就向母亲发出求救信号,母亲则要做出“因应性的”回应,把奶头递向婴儿嘴唇。

成功断奶意味着孩子能够无限期耐受乳头的不在场。也就是说,母亲要帮助孩子的全能控制幻想——我想要就能要到,一步步走向幻灭。

断奶之难就在于这一幻想幻灭的过程需要平衡过渡。太急了,会导致创伤,孩子内在自信与安全感基础损害或塌陷(在自体心理学中,就是自体核心的内聚性不能有效形成);太慢了,也就是母亲太过小心地保护婴儿,总是不能耐受孩子的一点点延迟满足,试图把孩子的适度挫折也免除掉。这种情况下孩子还会长期滞留于幻想性的防御之中,无法形成主体感(即“我”),以及人我有别的边界感。

大凡“自己玩”即独处的机会一点也不提供的母婴关系,婴儿分化就难以形成基础。这就是婴儿期的“溺爱”。这一时期的溺爱,直接使断奶变得极其困难。母乳喂养时间超长,不能适时断奶者,多半是因为这个。

孩子独处时间越多、拥有特异的过渡客体越有效、耐受乳房不在场的时间越长,断奶就越顺利。

分床——

说分床也是一个重大事件,像是说在此前分床的事压根没影儿似的;这其实是个误解。即使很小很小的孩子,在某些文化中也早早与母亲分开睡了。襁褓就是婴儿最早的床。在中国文化中,孩子分床睡的年龄通常比较大了。

不同的父母对孩子何时适宜分床,往往意见并不一致,甚至会因此引发很大的冲突。

特别“粘人”的孩子,分床睡就容易被体验为很痛苦(甚至很恐惧)的事。到了时候应分而分不成,就不免造成整个家庭的很不安宁。

一般地,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倘若还很粘人、分床总也不成功的话,可算得上一个很大的麻烦。

与断奶类似,分床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地取决于孩子对依恋的需求满足状况。须臾不能独处的孩子,分床显然会威胁到其自身安全,产生极大的抵抗。这就反映了“不安全依恋”的病理性关系的一个结果。

送园——

孩子年龄渐增,身体也长高了,也到了幼儿园学习的阶段。最主要的发展任务就是适时社会化——学会耐受相应的焦虑,更好地独处、并尝试融入新的环境。

对准备不充分的孩子来说,那些环境一开始是陌生的,让人害怕的。至少比起家居环境来是如此。这是内心不安全的孩子违拗上学的根本因由。独处问题未解决之前,社会化的前提条件就有嫌缺失了。

如果说断奶要求孩子耐受与乳房脱离物理接触,用幻想或其它替代方式(过渡客体)来满足口欲;那么,分床要求孩子在独立的物理空间中耐受照料者不在场的压力,只得用想象(或象征)的方式来应对焦虑(妈妈会一直陪着我入睡、当我睡来时她一定在身旁,这个“妈妈”已经大致稳定地内化到心里了);那么,送园的孩子必须在会学独处的同时,学习如何与新环境打交道(与小伙伴、幼儿园老师、陌生人相处)。显然,这个压力是最大的。

可以想见,一个孩子只有一个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而对其它成员都不亲、都会有排斥反应,那么,这个孩子在送园历程中会遭遇较大的挫折。换言之,习惯呆在“二元关系”中而拒绝“三元关系”,回避自由探索的孩子,社会化便会更痛苦。

总而言之,养育者的责任就是做一个足够好的“客体”,提供给孩子“恰到好处的回应”,及时调控在孩子的依恋需求与其分化需求——自由探索之间的张力,协助孩子在二者之间自如地切换。而三大件的成败,也取决于这个养育关系的安全、胜任。

具体地,我们要注意这些事项。

1、哺乳须以及时满足要求的“因应性”反应为主,不要定时喂养;强行喂养会损伤孩子的自发性与健康自恋。

2、断奶历程要设计为安全过渡的形式。如逐步减少母乳喂养,增加其它食物的补充。中间过程可设计为混合喂养。

3、不要阻止断乳之前后孩子的吮手指(或脚趾)的行为,应视作正常发育过程的孩子自助行为。

4、应帮助孩子找到更有效的过渡客体,提供适宜的玩具。不同孩子的偏好差异很大,不必担心孩子充分社会化之前的某些偏好看起来相当怪异。

5、运用“联合注意”,多多陪伴孩子游戏、玩耍、活动,逐步增加有目的的活动内容、智力因素,与孩子分享过程体验。

6、 注意依恋关系的单一化,需要适度转向多元性。不同家庭成员甚至保姆与孩子之间,倘若出现关系建立的困难,应及时找出原因,协助孩子克服之、超越之。

7、在孩子渐渐形成了自体感(“我”的感觉)之后,应增加尊重与信任的关系滋养,而不是一味地提供保护、“无微不至”有照料,认可“适度挫折”与“延迟满足”的价值。

8、适时赞许孩子,共情其无所不能感,而不轻易打击它。

9、尽量尊重、信任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的同时,避免疏忽、放任。小心平衡二者关系。注意鼓励孩子自由探索,也鼓励孩子的独处、延迟满足、耐受挫折。

10、需要制约孩子的时候,尽可能以协商达成有关孩子行为的规范、纪律,而不是订立“霸王条款”,强迫孩子遵守。

11、在孩子的探底行为发生时,要有足够的耐性,抱持自身的焦虑,而不是为消除自身焦虑动辄替代孩子做事,使得孩子的刺探、冒险行为根本无从发生。

12、避免当孩子是自己的情感支持源,动辄拿孩子出气或向孩子诉苦、抱怨,指望孩子来安抚自己,使之过早成熟(承载“小大人”的角色功能)。

13、检视自身的内在安全、敌意水平,减少焦虑向孩子的传递,避免心境恶劣或混乱对孩子的影响,致力于经营一份长期稳定的健康依恋关系。

14、发掘孩子的先天优势,协助孩子扬长避短地发挥潜能,实现其特定的人生理想、目标、抱负。在成就达成上,接纳孩子的不如意现实,而非拔苗助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奶、分床与送园——养育历程中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