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系统学习的简单回答

慵懒先生 问题:你好呀,我看到你的有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系统学习】的评论,请问您是怎么开始的?(我认为我是那种胡乱学习的人)

最开始大家都是胡乱学的,慢慢发现个人兴趣或切入专业时,系统性学习会慢慢形成。它有几个维度,一是基础知识积累阶段,对应底层思维建构,比如国学基础,哲学基础等,这种学习缓慢却有价值,大而全,或许不太深入,胜在建立知识框架,打下牢固基础。

第二个维度是有一定基础后的专题研究。找到兴趣或方向,就该领域从理论到现实,从文献到前沿,从本专业到交叉学科,纵深研究,好似一条线性的研究方向。这种纵深研究其实可以反向加深基础,能拓宽底层思维和巩固基础框架,是其延伸。

很多人不想学,不会学,以为开卷有益,今儿看文学,明儿看历史,后天又研究哲学,新闻资讯,流行书籍……没系统没主线,学了一大堆,忘的更多。应该以兴趣或专业方向为起点,研究所选方向的历史、现实、前沿,这些大框架是基础;然后找出突破口或切入点,深入研究,多角度研究。

以大学具体学习为例,大学有专业区分,本科的专业学的是高教版的教材为主,里面基本是大而全的学科知识介绍,学科演进的历史,各个名人观点的梳理,各种经典理论的解读,这些就是相对系统的知识。但这些基础类的知识比较枯燥,只是泛泛介绍了历史现状,让我们对整个学科有初步认识,从而形成习得性框架知识。

如文学专业学的文学理论;教育学的教育理论;马理论等,他们思考时,会不自觉用自己学科的框架思考,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调动的知识一般是习得的框架。对一个问题,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思考的角度,应用的理论都会有区别,除非啥都不懂,不然肯定能用所学分析一二。

到研究生阶段,学习进入纵深阶段,以专题研究为主,这是和本科的区别。再看本科的教材,发现只是编写的基础教材而已,基本没专著(只作为课外阅读),更不涉及论文。研究生以专题统筹,需要系统翻阅大量资料(书籍、论文),开始对一个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从广度宽度下手,落脚到到深度创新,时刻在调动基础知识,从基础到高深。

这大概是系统学习在大学的基本表现。如果说如何开始,只需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基本就开始了,树立明确的意识:我要把这个问题了解全面,或了解透彻——知其来龙去脉,探究多面发展,寻找创新方向,从理论到应用,贯穿历史现实未来,旁征博引,入木三分,一个问题大约就研究透了,此谓系统。

比如我第一篇文章写厨艺,学厨到底学什么?学刀工?学菜谱?学颠勺?学雕刻?或学某类配方?对到底学什么这个问题的思考决定我们学习的快慢。任何技艺都如此,先学理论,还是先实践?又或理论实践结合?学炒土豆丝,学会了可以说会炒菜了,因为用炒土豆丝的技术也可以炒其它菜,那回锅肉呢?还得继续学,这就是零散学。

如果从来没接触过厨艺,看看大厨炒菜,听他们讲讲厨艺的理解,菜的味型,各种基本功的技术要领,基本操作步骤,即便没炒过,这些经验知晓了,意味着掌握了厨艺的“系统知识”,如同武侠中内力的修行,有了内力,招数可以随意变化,内力是系统,招数是形式。具体学习类似学厨,不是学会三五道菜,而应该对厨艺相关的理论实践,历史现实,经典创新都有所涉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系统了。如此解读,系统应该明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系统学习的简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