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崔峦老师报告
(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四个编写理念:
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涵养中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育人为魂。
2.加强教材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解决提高学生基本能力的问题。教材采取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的双线编,提倡识好字、写好字,多读书,要重语用、练表达,即能力为基。
3.把教给书方法,培养读书习惯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解决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问题,即读书为要。
4.读写均衡,加强语用。解决学习与运用脱节的问题,语文的语言文字运用,应该延伸到社会和生活,在生活中学语用,即语用为本。
(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三个特色:
1.依托坚持四个标准(选文的经典型、时代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 弘扬两个文化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来选材,以落实立德树人。
2.依托以语文要素为抓手的编写体系,夯实语文基本能力。包括必须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和必会的知识方法策略。
3.贯彻读书为要的思想,努力打通打通课内与课外阅读的壁垒,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语文教学中的五个意识:
1.目标意识:回答我们的语文到哪里去的问题。
2.服务意识: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实现学生深度学习。
3.基础意识:识好字、写好字、读好文、说好话、养成读书习惯 。
4.读书意识:落实课标要求,增量提制,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5.语用意识:核心是培养语用的自觉。
二、学习体会
崔峦老师的报告告诉我们使用部编版教材,我们到底应该抓些什么呢?阅读应该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正如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书中所提到的“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1.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阅读氛围。
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学问、有底蕴、有情怀的人!情怀从何而来?来自于静心的阅读。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必须自己会阅读;要让学生读完整本书,教师必须自己先读完该书。研究表明: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他的学生往往会喜欢上阅读,这与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阅读习惯的影响有很大关系。部编教材课文的减少,并非教学任务的减少,而是阅读量的增加啊。老师要往自己的脑袋里装进更多的知识,才能够让自己的这桶水溢出来,渗到学生的杯子里,才能满足指导学生阅读、写作的需求,才能把更多的学生集合在阅读的旗帜下,形成整体阅读的氛围。
2.诵读指导助力阅读理解的提升。
教材里所选的篇目,每篇都是学习的经典,更可贵的是,教材里有教学生读的指导。例如,单元导读里教学生如何去朗读与默读;自读课文的旁批,教学生如何在读中思考;思考探究栏目里,教学生诵读记忆;积累拓展里,提醒学生扩大阅读面。新教材里,让学生真正回归到“读”中来,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各种读中,诵读是基础。诵读须做到字音、句读、感情正确,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默读、浏览、跳读、背诵等方面的训练。实践证明,学好语文,练好三个基本功:多读,多背,多写。
3.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制中形成丰厚的积淀。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也主张读一些“闲书”,不能都是为了写作或考试而读书,那样不会有长久的读书兴趣。于永正先生也曾深刻反思:如果我再教小学语文,我会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多读,还得多背——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多背点经典诗文。
新教材“1加X”的办法,拓展阅读面,增大阅读量,改变语文课读书少甚至不怎么读书的状况,特别是名著导读课的科学编排。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都各有方法引导。力求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温教授强调:语文课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才算成功,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没有激发阅读兴趣,也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
如此说来,扩大阅读量,是改革的方向,是牵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要用好新教材,就得研究如何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有机融合,千方百计丰厚学生积累,开阔他们的视野。只有这样,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不是空话。
4.在放手读书中学会阅读。
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飞翔。雄鹰的展翅飞翔来自于母鹰的逼迫,过多的担忧只能变成束缚,把课堂还给他们,那是他们的天空,应该让他们自己“摸爬滚打”地去阅读,去积累,去思考;老师,则是他们读书路上的铺路人、领路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读书迷惑时,告诉他们如何在书山登顶,帮他们拨开迷雾见月明。正如清代颜元所说“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导而弗牵”是教学的真谛,教师时代应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该是导师时代。在语文教学领域,“导师”引领的作用尤为突出!语文博大精深,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放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人,是很多老师想有效解决的问题。
5.分享交流让阅读活动深化。
在新课程理念中,我们的阅读教学,课文不再是被肢解的阅读标本,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训练点,而是师生共同的欣赏点、探究点、质疑点。教师是阅读鉴赏的参与者、组织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应尊重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为此,教师应为学生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创设机会让师生一起推介各类佳作,分享阅读经验,探究作品主题,把握人物形象,鉴赏精彩片段……这一系列活动,既能唤醒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竞争和参与意识,有利于他们汲取作品精华,提升阅读素养和审美情趣,还能检验阅读效果,师生通过听、说、读、写、思等几种方式,共同走进一篇篇美文、一部部名著。学生,真正是读书的主人;老师,真正是阅读的引领者,带着学生一起去欣赏美文,品评名著,去感知美丽的语文世界。语文阅读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分享中深化。
总之,要使用好部编版教材,我们就要做好阅读这一功课,让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课内外学习的常态,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阅读为伴,塑造美好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