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论语》第六讲修己•上

原创:我的学习笔记

摄影:冬日洈水风光

1.《论语的智慧》,即论语的真谛,是人类的智慧。

2.《论语》是一本政治哲学书,主要围绕 “为仁、为学、为政” 三部分内容展开。

《论语》第一部分: 为仁

“为仁” 可概括成四个方面:

一、修己   

二、孝悌   

三、处世   

四、交友

“为仁”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一. 修己

指修身,追求一种理想中的人格。

孔子强调 “修己” 的内容,包括三种人格, “君子人格、中和人格、独立人格”

“修己”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君子的人格”

孔子强调的第一种理想人格是 “君子的人格”,强调君子、小人之辨。

“君子的人格“ 体现在:

* “质胜文则野,文甚质则史”、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质胜文则野,文甚质则史”。

质:本质;文:外表,外在体系;文质彬彬:是君子本质和外表的和谐统一。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君子胸怀坦荡,小人患得患  失。胜过外表就显得出演,外表生活的本质就显得轻浮。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与你的观点相悖,但可以与你保持和谐。小人虽与你观念相同,也不能保持和谐。

* “君子喻于义,小人背于义”。

君子可以用意志引导他,小人只能用沥青情感。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这不是善的追求,形象指导下的追求形象自信。君子追求的是上自在,小人追求的是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对“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小人则把过失推到别人身上。

  “修己”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中和人格

孔子强调第二种理想人格 “中和人格”,它是 “中庸之道” 在人自身修养中的具体体现。

【1】“中庸之道”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它是中国 “中庸哲学” 的智慧、政治智慧、人生智慧。

<1>.每个人的自我修养。

      避免 “过、不及” 这两个极 端。

<2>.处理问题时的方法论原则。

      “以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立场看  待问题、处理问题”。

      用八个字概括:”不偏不倚,博采众长“。

正如智慧,指做人不要太张扬,但也不要太猥琐。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孔子推崇 的“中庸之道”,不是折衷主义、调和主义、信仰这种概念、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

孔子说的 “中庸之道” ,指排除 “过、不及” 这两个极端。孔子讲 “过犹不及”。“以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立场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2】“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意指 “孔子温暖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印像恭敬而安泰”。

孔子为人温暖温柔,但听他说话是非常严肃的;威严但不会留下凶猛的印象;对人恭敬而安泰。这是 “中和人格” 的具体化。所以说,孔子是 “中和人格” 的典范。

温:温暖

厉:严厉

威:威严

猛:凶猛

恭:恭敬

安:安泰

狂:狂妄

狷:猥琐

中行:中庸的人格,”不偏不倚,博采众长“。


“修己” 第三个方面的内容: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 的具体表现:

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三军的主帅可以被剥夺,每个人的毅志不可以被剥夺,人必须要有不可夺之志。

2.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杀身成仁”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于此。

没有因为苟全性命而伤害仁义,只有杀身成仁。

孟子讲 “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舍身取义” 是对 “杀身成仁” 的继承和发展。

3. “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的精神气节不知熏陶感染了中国古代多少志士仁人。

具体事例:

1.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文天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意指“ 到以后,才会发现松柏郁郁葱葱,不改色,最后凋落”。形容君子刚毅的气质和精神品格。

学习总结:

孔子强调的理想人格,包括 “君子人格、中和人格、独立人格” 这三种人格。它们是彼此统一的,都是君子人格的具体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学《论语》第六讲修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