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排辈算什么,听过抽签的奇葩做法吗

干事业最重要的是人才。但对任何单位和机构而言,如何选拔到真正合适的人才历来是个大难题。论资排辈、用人唯亲固然弊端太大,让人痛恨,然而纵是考核、投票、看履历、察业绩等等这些标准化做法,也都各有其局限或易走偏的地方。

人这个物种最复杂,最难了解,最难掌握,因而最不好下结论,要不老祖宗怎么总强调要“盖棺论定”。就是说没有到盖棺的那一天都不好说这人究竟怎么样。然而,盖了棺就好下结论了吗?盖棺时下的结论就一定靠得住吗?历史上有一些人,在世时位高望重,权倾一时,离世时也恩宠有加,颇具殊荣,但不几年,忽又被挖出先前当道时的一些龌龊做法,当然也未必公正或全部公正,总之不管怎么说后来遭到了彻底清算,试问之前的盖棺定论去哪了呢。西汉丞相霍光,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都是典型例子。可见考察人才,确实找不出什么万全之法,退一步讲也实不该求全责备。最好是能把管长远的措施与解决眼前的办法揉和起来使用。

就拿“论资排辈”来说,提起这个东西我们都深为厌恶,马上把它与官僚做派、庸人政治联系起来,但殊不知,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它也并非一无是处。论资排辈最早始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北魏孝明帝时期,正赶上武官得势,明帝年幼,太后下令要选拔武官在中央和地方的政府中做官。对,这个太后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太后,后来被尔朱荣扔到黄河里的那位胡太后。太后的要求无法违背,但是官位少,武将占了一大堆,应选的人太多,前任吏部尚书李韶按照老办法提拔人,大家都心怀怨恨。河北清河人崔亮接任吏部尚书后,建议干脆推行“停年格”,即不问贤愚,完全根据年头在武官和文官中统一选拔任用官员。年头不够,即使职位和其相符,也不予以任命。才干不够或不合适,只要年头够长就提拔任用。于是,那些久滞官场多年总得不到提拔的人,主要是文官,还有部分年长的武官,都称赞崔亮能干。崔亮有个外甥叫刘景安,时任司空咨议,相当于现在水利部建设部的顾问,对舅舅的做法很不满,就直接提笔写信给舅舅提意见。 崔亮回信说,太后重用武官,包括一大堆在战争中立下战功的人,许多追随保护她的羽林军,这些人拿起刀枪冲锋,追随踪迹抓人绝对是把好手,却大多不识字,不会写,不会算,不懂行政运转,差不多相当于文盲,让他们主政一方怎么能治理好天下?加之他们人数众多,朝廷提供职位太少,供需矛盾很大!我跟上边发生争执,强烈建议不要让武官从政,只需赐给他们爵位、多发他们俸禄就是了,但是上边根本不听,左思右想,才用了这个权宜之计,目的在于用年头对武官进行一些限制。这才是我的本意,但愿后世能够明白我的心意。后来明代顾炎武说,北魏失去人才,正是从崔亮开始的。其实,了解了这个背景,就知道这个评价对崔亮有失公允。

比崔亮的“论资排辈”更奇葩,更让人不可思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明代万历时期选拔官吏的“掣签法”。顾名思义,掣签就是抽签,看手气。这个专利属于时任吏部尚书孙丕扬。孙丕扬以清廉严正闻名于世,他有许多传世佳话,这里说一个。孙的老家在陕西富平流曲镇,作为堂堂六部之首的北京大员,他竟把自己视作掌上明珠的宝贝女儿,嫁给了老家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引起朝野大惊,多少达官贵人想娶孙家小姐,却打死也想不到这老头能把丫头嫁到农村。孙是清官廉吏,头脑也清晰,那怎么会做出这样荒唐糊涂的事?原来也有出处。孙丕扬很严正,所有人都知道,那些朝廷官员都不敢走他的后门,但是宦官却敢。许多宦官仗着在皇帝身边,整天缠着孙丕扬给自己的关系户安排职位。对这些宦官,孙丕扬不敢得罪,但也不愿办违心的事,情急之下,就想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来堵塞这些宦官走后门的路,也算是一番“良苦用心”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资排辈算什么,听过抽签的奇葩做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