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昧的盲目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适时学会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哪一种生活方式更好。现在的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各种应酬多,人际关系复杂,常常令人在招架之余会茫然不知所措。将拥挤不堪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其实,不管哪一种生活,都应该适度节制,有取有舍,而不是一味地盲目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适时学会做好人生的“加减法”。

那么何为人生“加法”呢?人与生俱来想要追求知识、成功、富贵、名利,就是加法。我们的生活如同一个容器,总想放人很多东西来丰富我们的人生。这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放什么进去、怎么放。有一篇名为《生命中的大石头》的文章,讲述了一个管理时间的小试验。首先把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放进广口瓶,直到再也放不下去。其实,还可以放砾石来填满石块的间隙;亦可以倒入沙子来填充砾石的间隙;甚至还可以把水倒入广口瓶中……

可见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而人的潜力也是可以被不断挖掘出来的,所以人生需要加法。只要坚持不懈,不自满,不自卑,给自己定一个稍高一些的目标,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学识、技能、事业等都是生命中的大石块,趁着风华正茂,早早地把它们放进自己的瓶中,然后再从容地去享受、去游玩、去消遣。但是,如果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那么等到想要装入“大石块”的时候就为时已晚,能做的只有“老大徒伤悲”了。

但仔细想一想,很多人一辈子拼命地做“加法”,有了金钱,又要权力;有了豪宅,又要名车;有了地位,还要名声。总觉得自己拥有的太少,一味追求,没完没了,结果可能会导致生活失调,精神崩溃,远离了那份其实早已唾手可得的幸福。

这无休止的“加法”都源于人的欲望,欲望本是人生存的基础,没有了欲望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但欲望太多,又会让人陷入一个个痛苦的轮回之中。因此,对于不断滋长出的欲望,我们必须静心修剪、去除,才能遏制其在心里蔓延、疯长。欲壑难填,避免不合理的贪欲牵引着我们脱离正常的人生轨迹。

如果任凭欲望自由疯长,那么我们的生命该怎样承受如此的重负,人生又怎能获得快乐呢?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追求一种淡泊,坦然面对生活对你的赐予,包括所有的磨难与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态去看待沿途的一切。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无须虚伪,无须奉承,无须圆滑,不为尘俗所迷,不为物欲所困,时时修剪欲望之树,处处保持知足之心。最后就会发现,我们苦苦追求的幸福可轻松获得。所谓的适时修剪欲望,其实就是在为人生做减法。

范蠡当年在越国功成身退后,带着家人离开了越国来到了齐国,改名换姓,在海边安顿了下来,以耕田为生,再创家业。享受着淡泊的人生乐趣,得以安度晚年。在他离开越国之前,曾写了一封信给越国大夫文种,信中写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以共患难,不可与之共乐,子何不去?”但文种没有听范蠡的忠告,后遭越王勾践猜忌,伏剑自尽。同为越国重臣,一个功成身退而生,一个身在高位而死。这既让我们看出了范蠡的大智慧,又使我们懂得适时做减法可以使人消灾。

人生的加法,为我们加人成长、加入学识、加入智慧、加人美德、加人财富、加人亲情、加入人世间的各种温暖与体贴,使我们的一生日渐丰盈。但人生这一道又一道的加法题,有时也使我们背负了太多的重担,这来去匆匆的脚步,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歇下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来来往往为的不过是一个“利”字,到头来只有让身体劳顿疲惫,使心灵忧虑忡忡。

有人曾问大师罗丹雕塑的秘诀,罗丹答曰:“减去多余的部分。”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做好“减法”是一种境界。减轻烦恼,减少负担,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当我们减少一次应酬周旋,就增加一份家人的亲情与生活的从容;减少一次骄奢淫逸,就增加一份灵魂的纯净与人生的宁静;减少一次谄媚邀宠,就增加一份人格的尊严与心灵的轻松。做到有取舍、有礼节、有度量、有分寸,这非平常心者不可得。它不是保守退让,不是消积避世,更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选择、一种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一昧的盲目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适时学会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