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2

                          《佛陀传》

                                (1)

佛教不是寺庙里的青灯古佛,也不是僧侣的吃斋念佛而是人一生的修行。认识痛苦,接纳痛苦转化痛苦,获得内心的安详与平稳使身心康复。佛陀曾重复确定,正法是在当下一刻生效的,正法的特征是在当下这一刻生效,需要现身受证,做人间佛陀,办公室的佛陀,行住坐卧都是佛陀。慈心的聆听与关怀的爱语,都是基本的修行,但这些修习的锻炼,是必须要靠专念,集中和去深入了解的精神支持,才可以发挥效用。


    佛陀的步行就是为享受步行而行的。他似乎全不在乎是否能达到目的地。他的比丘们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呈现些微的紧张和不耐烦,或希望尽快达到目的地。每个人的步伐都是那么缓稳平和。他们就像一起在写意地散步,没有一点疲态。而每一天他们都可以行上一段很长的路程。


      佛陀讲《看顾水牛经》

一个好好照顾水牛的孩子,应该很熟悉他看管的水牛。他会知道每一头水牛的特征和倾向,什么时候要替它们清洗身体,怎样料理它们的伤口,用烟来敢走蚊虫,给它们找安全的路行走,爱护它们,带它们过河时行水最浅的地方,给它们新鲜的草和水,好好地保养草原,又使年长的水牛给年幼的做好榜样。


      正如牧童能认识他的水牛,一个比丘也应该认识自己身体的每一样元素。


  就如牧童知道每一头水牛的特性和倾向,一个比丘也应该知道哪些是身、口、意应该或不应该做的。


  又如牧童替水牛洗涤身体一样,一个比丘应该清除他身心的欲念、执着、愤恨、和恐惧。

 

    就像牧童照料水牛的伤口,一个比丘也应该看管他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好使它们不会在散乱中迷失。


    就像牧童为了令水牛不被蚊子侵扰而生火弄烟,每个比丘也应用他醒觉的教化使周围的人能免除身心之苦。


  就像那牧童会找安全的路给水牛行走,每个比丘都应避免那些会引起财、色、名等欲望的场所。

   

又像那孩童爱护他的水牛一般,每个比丘都向往和珍惜禅坐的平和。


  就如那孩童会找浅水和安全的地方给水牛过河,一个比丘也会倚仗“四圣谛”来作他今生的向导。


又如那孩童去找新鲜的水和草给水牛做梁,一个比丘也知道“四念处”'是可导致解脱的资粮。


像那孩童知道不应该过量地在草原上放牛,一个比丘也同样知道当他乞食时,必定要小心保持与邻居居民的良好关系。


像牧童让年长的水牛给年幼的做榜样,一个比丘也会依赖长老们的智慧和经验作借镜。

  如果每个比丘都依着这十一点去修习,六年的时间就足以成就阿罗汉果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