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还不如一个小丑

         文章的开始我们先来分享一个故事。

       有一次,白云守端禅师和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方会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陵郁和尚在大悟时说了一首诗,还记得吗?白云守端答到:"记得,记得。那首诗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牢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语气中不免有了几分得意。方会一听,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白云守端当场愣住,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他心里很愁烦,整天都在思索,却怎么也找不出他大笑的原因。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再也睡不着。

       第二天,白云守端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就去问师父为什么笑。方会禅师笑得更开心,对着因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不如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守端一听,豁然开朗,我执不除,就会被种种俗情妄念所束缚,为别人的一言一行而苦恼。真还不如小丑笑骂由他,言行自在。自己处处受到拘束,怎能洒脱自在?又怎能了生脱死,见性成佛?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于别人给我们的评论之中,别人的语气、眼神、手势,都可能搅扰我们的心,甚至使我们陷入“白云式”的愁烦中不得解脱,白白损失了做个自由快乐人的权利。这时的我们,真的还不如一个小丑。

      古人讲,“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确是如此,自找烦恼,有时是因为不能谅解他人,往往别人一句无意的话,自找烦恼的人就主动对号入座了,以为是在讽刺挖苦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烦恼起来。时间久了,最终总会爆发,明争暗斗使绊子,终有一天,彼此不对眼撕打起来,甚至弄出命案。

       面对他人持续地、犀利地批评,诗人、作家余光中曾经说,“我不回答,表示我的人生可以没有他;他不停止,表示他的人生不能没有我”。用这样的态度处世,不把别人当做针锋相对的对手,向来难缠的另一方也只好偃旗息鼓了。

       人为什么烦恼,还是因为自己织网把自己困住了。不那么在意他人的反应和评价,甚至可以理解、谅解他人的人,也是能够善待自己的人。让别人笑一笑,任别人说一说,你不去理会它,它就伤害不到你。

       对待烦恼的态度不同,烦恼对人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你越在意,受的伤害也就越大。 不妨在每周选择一天,把自己的烦恼和担忧写下来,等过了两周或一个月再来看,那时让人困扰的烦恼大部分已经不再是烦恼了。那些忧虑和担心,绝大部分也并没有变成现实,剩下的虽然有少数是发生了,但也不是无法应付的。大多数的日常疾病都可以不治而愈,同样,大多数的烦恼都会很快消失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你还不如一个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