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是佛教语,指的是正确的知见。正见的反面则是乖谬、不合理的见解。对于“新零售”,很多人都站在了正见的对立面,存在诸多误解或者认知不全面,很多人认为“新零售只是概念、炒作”、 “新零售只是商业巨头的游戏,无关小企业”、 “新零售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远”等等,这些错误源于思想的偏见和固执。
“新零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种模式,而是动态发展的一个过程和趋势。“新零售”是路径不是终点,是河里流动的水而不是沟渠堤坝。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有任何一个商业阶段或一种商业形态定型为“新零售”。新产生于旧(老),它并非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或是全新的概念,而是过去的延续和进化,这种延续和进化是流动着的、是必然向前的,更是永无止境的。
新零售的魅力在于“新”,“新”是无法固定、无有终点的,当我们想要抓住、具象或者定义“新零售”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进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如果以达尔文进化论来比喻,旧(老)零售类似于猿类前期,新零售就是之后的种种未知,这种未知无法确定,不会停滞,更不可能终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下的盒马鲜生不是新零售,当下的小米、瑞幸咖啡也不是新零售,如果一定要和新零售“牵上”关系,只能说当下这些商业公司正在努力从老零售中走出来,沿着新零售的方向探索和前进。盒马打破了传统商超的售卖场,小米走出了手机单品向居家生态化发展,瑞幸将咖啡卖场变得社交化、多元化,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在不断地求新和变化中。这种持续的、趋势性的、未知的变化就是 “新零售”。
可以说,零售的道路没有一刻不在向“新零售”发展,但没有一刻就等于是“新零售”,如果我们随意定义、实名化,那么,新零售就一定会被歪解和扭曲,我们在研究、实践新零售的过程中,也会走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那么,如此奥义的新零售,其意义到底有多大?再具体到医药健康新零售,又会为医药零售行业、关联行业以及消费者带来哪些改变?
一方面,新零售不是固态的静止,而是动态的过程。但并不因此意味着新零售就是虚无缥缈,脱离现实的。新零售已经在切实影响零售行业内外的人和事。
无论是盒马、小米还是瑞幸咖啡,他们实实在在的影响着各自行业的人、货、场,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寻常的体验,引发一个又一个的消费行为的改变。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生鲜电商行业日均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009万,较2019年春节增长91.46%。其中疫情最严重的一个月,盒马日活跃用户数量异常优秀,同比增长127.5%,线上订单比重从50%增至80%。与此同时,小米透露,小米活跃用户已经覆盖到全球5亿人,IoT平台(物联网平台)已连接IoT设备数达到1.71亿台(还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此外,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2020年7月,瑞幸咖啡的私域用户也已经超过了180万人,微信社群数量近1万个。
上述数据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证明的是,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无法避免新零售的影响,就像每个人都逃不出互联网的影响一样。
垂直到医药健康新零售,它的意义和价值更加重大。可以认为,未来医药健康行业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新零售”,对于终端,其事关行业格局和企业兴亡,对于自然人,医药健康的零售方式直接关系到生、老、病、死,每个人都希望有一种新的思想和手段去刷洗种种落伍,打破供需上的极不对称,从而享受到更多的利益,而这种思想和手段就是新零售。
另一方面,新零售不是终局而是趋势。我们有幸在今天看到了很多新零售的征兆,这种征兆是零散的点和线,也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但还无法形成终极版图(事实上,也没有终结版图),诸如互联网医院、医疗云、智慧诊所(药房)等,他们都有新零售的特征,但一定不是最后的结果。我们希望从这些“繁星点点”中串联出新零售发展的脉络,总结出背后的规律,以此尽可能的预测出未来的美好图景。
当下,我们观阅这个“图景”的方式更像是盲人摸象,摸到鼻子说鼻子,摸到象腿谈象腿,试图通过解构的方式去了解到图景的全貌。一旦我们了解到更多的线索和信息,就会拨开更多的谜团和迷雾,认识的更清晰、更理性,即使不可避免的出现认知误差,但也会里那个“图景”越来越近,反之,我们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总比他人晚上一步,那便很容易被现实欺骗,被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所淘汰。
理论上的研讨只是过河的棋子,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获取启发和思考,再将这些智慧应用于业务实践中,提高格局、战略布局,让我们一起站得更高、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