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555)

第52回:易华章孔明诵赋                    屯精兵孙权赠剑(十)

    门公一看,出色!三十好几的人,竟象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哭上门来,也不怕被人笑话。

      故而,上前迎接:“先生,小的迎接,在此有礼。”

      “费心通报我家贤弟。

      “少待!”

      门公直奔到书房:“报禀军师,你家老兄大先生在外。他啼哭而来,要见军师。请定夺。”

      孔明自从回到军师府以后,一直在考虑着周瑜去见吴侯,定然不出我之所料,肯定他更钦佩于我。

      现在听到门公报禀,自己的兄长哭上门来,感到出乎意料。想自己的兄长,又不是童孩,要这等啼哭为了何事呢?

      孔明再仔细一想,明白了。周瑜听我之言去见吴侯,将来龙去脉弄了个一清二楚,唯恐日后我家主人成了三分天下,前来夺取江东,因此他心存不良,叫我家兄长到此先来劝降,若我不允,必有谋害之意。

      想到这里,孔明懊悔自己不该早露锋芒,以致种下祸根。虽则我的目的已经达到,周瑜也肯定意识到自己的才能不及我。但我今后在江东的日脚难过了,因此我更要处处设防,小心谨慎,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遗恨。

      今天,兄长哭到我的门上来,显而易见,这是因为鲁肃听说周瑜有杀我之心,故而派我兄长来此劝我投降,即使不降,也好让我早有准备。

      我家兄长比鲁肃还要老实,是个无用之人,明知不能遂周瑜之愿,所以只好效学刘备三顾隆中时,哭求相助,他以为我见哭怕,不料我这个人软硬不怕,要应付自己的兄长还是手到拿来,不费吹灰之力。

      孔明想定主意,吩咐手下:“来!传令开正门,说我出接。”

      手下接令开正门,一路喊出去“军师出接”。孔明随后向外出来。

      此时,诸葛瑾正从外向里进来,弟兄两人在中门相遇。孔明抢步上前,把手一拱:“来者兄长,小弟见兄长有礼了。”

      “贤弟罢了。”

      “兄长请了。”

      “贤弟请了……”诸葛瑾说到后来,故意声带哭音。

      孔明见他哭丧着脸,眼膛里挂着两滴泪珠,不觉心里好笑,领着自己的兄长,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书房,各自坐定。

      诸葛瑾抬起头来对兄弟看看,意思是我这两笃眼泪来之不易,大概你也已经看见了,那末我要揩去了。大先生起袍袖将双眼揩拭。

      “请问兄长,缘何悲伤前来?莫非江东人欺侮兄长么?”孔明开口问道。

      诸葛瑾想,你兄弟玲珑剔透,人称未卜先知,我的来意定然明白,我又不是小孩子喜怒无常,受了欺侮向你告状。既然你装模作样,让我用言语来撩拨你,看你怎样回答。

      因此说道:“贤弟,愚兄想起当年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所以悲伤。”

      孔明一听就听出兄长的意思来,他是借古喻今,十分得当。

      当年伯夷、叔齐结拜弟兄,志同道合,不愿为周朝出力,宁肯在首阳山下吃树叶,结果两人饿死在一起。

      言外之意,伯夷、叔齐结义弟兄尚且同甘共苦、死在一起,我俩同胞手足倒反而各分东西,朝夕不能相顾,实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但是,孔明今朝只得装作笨人,当作听不懂。反而劝起兄长来:“兄长,伯夷、叔齐死之已久,哭之亦无用,何劳悲伤?”

      他们两人死了几百年,白骨已成灰,又何必去哭他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书连载:《闲话三国》(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