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天性

       天性,性之始也。无论人类为自己标榜再多,以与动物相区别,但是依然摆脱不了人是动物的本质。所谓天性,天生就具有的性格,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万物都有的特性。所以天性,动物之本能。饿了就想吃饭,困了就想睡觉,这都是基本的天性。天性是最原始的本能,也正是天性的驱动力才让我们得以生存,甚至发展和进化。

       人性,性之琢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于天地而言,人与草木没有区别,因而也就不存在人性之说,所以人性只针对于人类自身谈论才有价值。人生活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中,为了共同的有序的安全的环境,人们需要制定一个规则用来约束,因此性出现了善恶之分。人性一步步地被人们定义着,这个词慢慢成为了判断一个人基本道德的标准。随着这种约束的价值观的推广与认同,真善美便成了现在人们最终的人性追求。

        天性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人性才有。人类的性格是逐渐塑造的,因此儿时的性格是最接近天性的,那时如一璞初玉,未经雕琢。我们常说顽皮是小孩的天性,但是我们会评判小孩的顽皮是好是坏吗?不会。当你长大成人后,如果你还是那么调皮,可能就会有人说你的不对了,因为在人性上调皮有了好坏之分。

       成长让我们对性格的审视发生改变,有些天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依然在人性中保留,有些天性慢慢丧失,还有的天性被赋予了其他的标准。比如前面提到的关乎生存的天性依然保留,不守纪律等在日益成熟中丧失,自私等则被赋予了新的评判标准。当然从天性向人性的转变中,有些性格也会从无到有。

       小孩说天性,成人才说人性。所以想了解天性,那么需要我们返璞归真。有些成人表面讨厌小孩,或许实则是敬畏天性的能量,毕竟成人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天性。自然中的人类规定了约束不顺应自然,但是人最终还是归于自然;天性被扼杀向人性发展,但是人性的终点可能还是天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与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