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上,总不成功?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大家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了。界限就是规矩,不仅如此,一个家庭,能够奉行一些好的规矩,就会养成极好的家风。

詹姆士·杜布森博士在《勇于管教》中写道:“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再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栏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的孩子会有安全感,相反,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这句话很多家长都会记在心里,也都不同程度地给孩子立了各种规矩。  然而,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很多家庭,问题不是没有规矩,而是有却不起作用。

有时候,孩子不按规矩办事,在地上一打滚,大人碍于面子,或是想赶紧收拾残局,不得不妥协。 有些家庭,规矩是定下来了,执行不了几天,大人小孩都忘了,等大人冷不丁想起来的时候,孩子又不干了。

为何在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上,总不成功?

原因有很多,很多父母是觉得自己的规矩设立不当的问题,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但是更大的一个原因是父母带头不守规矩

我们经常会在公共场合看到,抱着侥幸心理的父母:过马路时,拉着孩子闯红灯;结账时,又拉着孩子插队;为了省几块钱,想方设法地逃票.....

《夏山学校》中有一段话说:“假如你的孩子说谎,他不是怕你,就是在模仿你。"

一个总是在孩子面前破坏规则的父母,很难养出一个对规则保持敬畏的孩子。父母是如何对待规则的,也会影响孩子对规则的态度。

更可怕的是,当孩子破了规矩给他人造成麻烦时,太多父母会拿“他只是个孩子”来为熊孩子护短了。 大人这一句话,就相当于是在告诉孩子,你可以没有规矩,你可以为所欲为。 会这样纵容溺爱孩子的家长,心中也没有规矩,更别谈给孩子立规矩了。

当父母在训斥孩子不遵守规矩时,能否反思一下自己无意识的一言一行,是否影响了孩子。与其给孩子不停的讲道理,不如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守规矩。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守规矩呢?

一、立规矩时

我们之所以和孩子“约法三章”,是因为孩子缺乏自制力,立规矩就是为了帮助孩子约束自己,而不是惩罚孩子。 所以,规矩的制定一定要孩子发自内心认可,孩子才会自觉遵守规矩。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大人与孩子一起商量,双方都认同的情况下,再把规则定下来。

给孩子的规矩,不需要太多,也不用总是挂在嘴边说,因为在某件事情上,往往说的越多,孩子做得就越差。

规则定下来之后,尽量把规则张贴在醒目的地方。简短、有重点、明确的指令比每天念叨要好得多。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你很坚定。

执行的时候孩子如果有遗忘,让孩子回去看看规矩的细则;有分歧的时候,双方照着白纸黑字上的规则说事,孩子更容易信服。

二、用规矩时

要用到规矩的时候,就是孩子不遵守规矩的时候,这往往也是孩子撒泼耍赖的时候。

当孩子不守规矩时,父母经常会吓唬孩子,比如:“你现在不做作业,以后就别想吃饭了!”可是孩子饿了,还是会重新给他做。

这种威胁孩子的话不如不说。给孩子立规矩,也要给孩子一个可行的后果,比如到了饭点不吃饭,就只能等下顿;不做完作业就不能看电视......

要让孩子知道,大人在规矩面前绝对说话算数,这样下次他才能记住。

面对孩子的哭闹,很多大人情绪一上来,之前定下的规矩都灰飞烟灭了。跟孩子起冲突时,大人的态度一定要温和坚定,不要陷入孩子的情绪里,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完,平静了,再平和地跟他用规则说事儿。 

这种方式,不用打骂孩子,也不用生气,反而能坚定平和地告诉孩子:你的无理取闹,不管用。 等孩子发现哭闹没用的时候,再把规矩拿出来,平和地跟孩子说明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在给孩子立规矩这件事上,总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