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历史

        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先秦时广为流行,汉魏六朝是古琴发展的鼎盛时期。

图片发自App


 古琴是我国古老且富有民族特色的无码弹拨乐器。传说原始时代神农氏曾“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据说有五弦。后文王、武王各增一弦,琴在西周时期已广泛流传,当时它经常与瑟或加上鼓等乐器在祭祀时演奏,《诗经》中有“琴瑟友之”、“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就是指此而言。

  曾候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可以参照下图)是最早的古琴实物,长67公分(后世琴长120公分左右),面板呈曲线状,琴头微上昂,腰部下凹,尾部上翘,下仅一足,其形象与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图腾——夔龙相似;继十弦琴之后有马王堆出土的西汉七弦琴,该琴面板较平直,结构简单,音箱较小,面板与底板组成匣式结构,尾部为一实木,音量较小,共鸣效果也不太好,面板上没有音位的标志“徽”,演奏技巧侧重右手,表现性能有相当的局限性。

图片发自App

        在西汉中期到三国之际,随着相和歌的兴起及艺术性较高的相和大曲的盛行,琴开始与笛、笙 、筝、琵琶 等合奏,琴的形制有了重要的改进,此时的琴有七弦,面板完全平直,尾部实木部分已改为与主体相联的共鸣箱,音量扩大,左手可自由移动演奏滑音,面板外侧有十三个标志音位的小圆点“徽”,按纯律构成四个八度大三和弦的泛音列,因此,音域较宽,表现性能高。

        琴的改良是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相信要到汉代中期才可能完成;而其形制则直至汉末才趋稳定。经过改良的琴,其优越性立刻能表现出来:轻便的体形外,更能演奏连续音与滑音,这是大部分古代乐器(包括瑟)所缺乏的。改良后的琴,因左手技法的应用能奏出连续滑进的乐音,在歌诗伴唱时,更能符合中华语言的多调性特色,体现出诗歌的音乐美。琴的音乐功能已超过了只能弹一弦发一音的瑟,因此很快就取代了瑟的传统地位,成为士人歌诗的乐器;甚至变成士人家居时的专用乐器。

  汉以前,琴曲的传授全靠口传心授,到汉魏之交,创造了初期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汉魏六朝是我国琴曲创作的全盛时期,制作亦有相当的经验,此时的琴不仅是一种独奏乐器,而且是相和歌乐队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在文人士官中大大流传,把琴作为必学的“六艺”之一,并创作了大量的琴曲。如《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古风操》等。

古琴的演奏形式

  古琴有四种传统的演奏形式,即独奏、琴箫 合奏、琴歌伴奏和参加“雅乐”合奏。

  古琴是优良的独奏乐器,琴声古朴浑厚,数以千计的传统古琴曲,从流传至今的古曲《幽兰》、《高山流水》等曲可以看出,任何喜怒哀乐的感情或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在古琴上都能表达无遗。且历史上的古琴总是和文人骚客联系在一起,表达高风亮节及怀才不遇的情感。

  琴箫合奏在2000多年前汉代就已流行,从出土的雕塑和绘画中常见这种演奏形式。

  琴歌伴奏是古琴音乐中的重要形式,在现存琴曲中有近一半是专为用琴伴奏而写的声乐曲,如《古怨》、《黄莺吟》、《苏武思君》、《胡笳十八拍》和《关山月》等,都富有深刻的感染力。

  自汉代起,琴就经常与筝、瑟、笙等参与雅乐合奏。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