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中方法接收者是指针类型和值类型的根本区别, 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要理解使用指针接收者和使用值接收者的根本区别只需要明确一点就够了:它们的方法名是不一样的。

方法名

我们拿ManWoman两个简单的结构体举例:

type Man struct {
}
type Woman struct {
}

我们分别使用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给它们添加一个Say()方法:

// Say()方法的全名为(*Man).Say()
// 即只有指针类型*Man才有Say()方法
func (*Man) Say() {
}

// Say()方法的全名为(Woman).Say()
// 只有值类型Woman才有Say()方法
func (Woman) Say() {
}

这里虽然它们都是Say()方法,但实际上方法名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使用指针接收者,方法的全名为(*Man).Say(), 如果是值类型,则全名为Woman.Say()。严格的来说,对于前者,只能使用(*Man)类型来调用Say()方法,后者则是只能使用Woman类型来调用,因为值类型Man并没有Say()方法,同理指针类型*Woman也没有Say()方法。

编译器隐式转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实际编码时,使用Man.Say()也能通过编译呢?如:

man := Man{} // man是个值类型
man.Say() // ok, 编译器将man隐式转换成了&Man

这是因为go的编译器为了我们做了一次隐式转换,即将man.Say()转换成了(&man).Say(),也就是对man做了取地址操作。同理,如果实参是值类型而形参(方法接收者)是指针类型:

ptrWoman := &Woman{}
ptrWoman.Say() // ok, 编译器将ptrWoman隐式转换成了*Woman

编译器也会为了通过编译而尽量把指针类型ptrWomanWoman类型上"套",这个"套"法就是对ptrWoman做隐式转换,转换成(*ptrWoman).Say(),这样就跟方法名匹配上了。

那么既然编译器这么勤劳,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关心这个问题呢?原因是对于接口类型,编译器"偷懒"了,并不会主动为我们做类型转换,比如我们定义一个CanTalk接口,里面就有这个Say()方法:

// 定义一个说话接口
type CanTalk interface {
    // 说话方法
    Say()
}

这样一来,WomanMan类型应该都实现了这个接口,对吧?其实不然,因为ManSay()方法是指针接收者,所以严格来说是指针类型*Man实现了这个接口,而值类型Man并没有。同理,因为WomanSay()方法是值类型,所以严格来说是Woman实现了这个接口,而*Woman则没有。所以,如果你把值类型Man的变量赋值给接口CanTalk是会报错的:

    var canTalk CanTalk
    canTalk = man // error, Man类型没有Say()方法
        // cannot use man (type Man) as type CanTalk in assignment:
    // Man does not implement CanTalk (Say method has pointer receiver)

而反过来,如果将指针类型*Man的变量赋值给CanTalk则没有问题:

canTalk = ptrMan // ok, *Man类型有Say()方法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搞不清楚指针类型和值类型接收者的区别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Go中方法接收者是指针类型和值类型的根本区别, 看这一篇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