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开启行为的改变

图源网络

最近读了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一书。这是一本书写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书。

本书第一章告诉我们:要实现自我发展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你需要先开启行为的改变,因为行为是显性化的。

你会看到关于改变的种种困难,同时,你也会学到如何运用书中的工具克服这些困难。一旦你开启了行为的改变,就迈出了自我发展坚实的一步。


改变之路:每个人都有选择

我们误以为只有按照理想状况作出选择,才算选择;如果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因此,很多了说自己没有选择时,其实是说:"这不是我想要的选择。"表面上看,我们都希望有更多选择,实际上却经常逃避选择。

改变需要我们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看清自己做出的选择,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 好像在指挥大象 。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 。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部经验代替旧经验 。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 ,并切身体验到它。 切身体验的经验信息浓度是非常高的,这跟听来、看来的道理很不一样 。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带来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

心理舒适区:摆脱旧经验

旧经验根深蒂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是:心理舒适区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

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带来的控制感,是这个控制感让我们难以改变 。这也是我们在行为上难以摆脱旧经验、接纳新经验的最关键原因 。

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清心中的恐惧

心理免疫的x光片,就像人有一套生理免疫系统,可以排斥不属于身体的微生物一样, 人的心里也有一套免疫系统, 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之所以叫x光片,意思是说它能像x光片一样 把我们心里真正怕的东西照出来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打过一个经典的比喻:我们想要让车运行,却一只脚踩着油门 ,另一只脚踩着刹车, 能量和动力就在这样的空转声中痛苦的消耗者 。心理免疫的x光片,就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个冲突 。

检验人生假设:看清自我限制的规则

改变很难,是因为每个现有的行为背后都有我们的怕,那怎么能突破我们心里的怕,从而达到改变的目的呢?

改变的四个原则

1)检验人生假设: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东西很重要,就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在背后抱怨。 哪怕时间很紧张,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东西,别人才会认真对待。在背后抱怨,等于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

2)小步子原理:用奇迹提问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让它实现,这个策略就叫小步子原理 。小步子原理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来积累经验的好处 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

在改变的过程中 ,我们在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经常不一样。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

小步子原理不是一个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

3)培养"环境场":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 。

那么"场"的力量到底从哪里来?第一个来源是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第二个来源就是我们以前在某个空间里的行为 。

他其实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 。我们的奋斗,我们的挣扎,我们的灵光一现,我们的引以为豪,这些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无足轻重,可是对我们自己意义重大。如果我们有意识地让它们只在某个特定的空间里发生 ,那这个空间就有了记忆,它就会变成能激发和调动大象的"场",变成存储美好新经验的记忆银行。

4)情感触动 :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发生 。

可是大象既容易被焦虑、恐惧这类消极情感触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这类积极情感触动。

所以每次面临改变,我们都会自动分裂成两个自我 :一个是上进的正义的自我,一个是堕落的邪恶的自我。 上进的自我总是责备那个堕落的自我,而堕落的自我经常感到无地自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焦虑和内疚就由此产生

所以越是是自责,一个人越容易放纵自己,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放纵"的恶性循环 。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于高要求的背后,究竟是你对自己的厌恶,还是爱和期待 。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能够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

大象也许听不懂你说的道理,但它是能听懂爱的。只有爱,才会让他心甘情愿,为你上路 。

第二序列改变:改变真的有效吗

改变是把双刃剑,改变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内容的改变,另一个是应对方式的改变 。

有时候,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这在心理学上 ,有个专有名词叫做第二序列改变。

我们常常看到、听到接纳自我"这个词 ,也经常跟自己说,要接纳自我。接纳自我其实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什么呢?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

意思是,一个人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问题,只把他当做生存的常态,转而专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这种曲线救国的改变方式最大的好处是,防止我们只看问题本身,而忘了问题以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接纳自我的真谛 。

到底什么时候该追求改变,什么时候该接纳自我呢 ?

有一个简单的标准 ,就是看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状况,还是维持着状况 ,甚至让状况变得更糟了 。

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

第一,我们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如果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做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还会变成问题 。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如果你想做出改变,一定要思考一下:如果不做改变,事情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 ?不能因为仅仅想要摆脱焦虑就着急改变。如果改变的企图打断了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同样既没效果,还会变成问题 。


注:本文系摘抄原书内容。

希望与你一起成长,一起学习。

图源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不起的我|开启行为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