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700年前的手艺,伺候0~2400岁的主子

今年秋天,我回到爸爸身边,和他学艺。

这门手艺叫做——书画装裱修复

知道这个的人不多,多亏前几年的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才让很多人对这个职业有了概念。

这门手艺很古老,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即使在传统手工艺里,也是一道窄门。

从当代书画作品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大约2400年前的战国帛画,都需要这门手艺陪伴。一直以来,这个行当的人被叫做“画郎中”。

由于内容复杂、学艺时间长、传承有难度, 2008年正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本书的启发

前两天看了本书《暗时间》,一本程序员的写作博客文集,看得我心生羡慕,我也想记录下自己的学艺感悟和成长,于是就模仿作者,想在开垦一片自留地,记录自己的学习和成长。

再者,万一哪一天我成了大师父,收了徒子徒孙,我就可以把这个号甩给他们,云淡风轻地说“为师习艺几载,身法心法尽在于此,且去研读吧~”哈哈哈哈

爸爸当初听到我的请求,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个行当,你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你要学,就是一辈子的事了,不能反悔。”

他的这句告诫,就是“择一事,终一生。”

不是他们这辈人不知变通。这是要绝了自己其他的后路,才能把一门心思扑在里头。

这一行,肯定不是显学。《我在故宫修文物》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文物修复者,也让文物修复专业火了一阵子,但是,现实的冷风一吹,一点儿星火也就凉了。

然而,我见过身边做这行的,凡是干得出类拔萃的,没有不说热爱的。

这些大师父身上都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派头,无论外头刮风下雨,哼起了小曲儿做起了活,屋里就是闲敲棋子落灯花。

他们还有一种“良工不示人以朴”的风骨,但凡出手的活儿,合格都不行,必须得优秀。 完工的时候,腰板儿笔直,言语得意又矜持,一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架势。

我从小看到大,被圈了粉,被迷了心。

从小,我看着爸爸书里的故事,玩着画桌上的毛笔,画着小麻雀小豆娘,撇着小竹叶,听大人们闲聊。

我的童年没有什么童话,也没有什么睡前故事。只有王冕画荷、罗聘画鬼、苏轼画扇断案、吴道子醉中作画……支着耳朵听到的都是各种人名:吴昌硕、吴山明、潘天寿、诸乐三、蒲华、曾密……

我不可以在屋里踢毽子,因为会弄脏墙上的画。

我夏天的晚上可以躺在裱画台上纳凉、吃西瓜。

我三年级抱着砖头厚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珍闻录》,看得昏天黑地,那就是我的第一本《故事会》。

我要帮大人撑宣纸、搭把手。

我在打新浆糊的日子里能吃到面疙瘩。

我不听话的时候,挨过被水牛角起子抽的滋味儿。

我替去舞厅玩的老爸全过色。

我用好多好多拍卖书搭过一个樱桃小丸子和爷爷一起搭过的那样的书床,能睡在上面。

这些东西,伴着我没心没肺地长大。

也在心里播了种子。

说实话,我一直不敢向爸爸承认,我喜欢他做的事情。

因为这和身边同龄人的生活相差得太远了。远到让我没有安全感。

因为拧劲儿,我看很多书,心理学、佛学、哲学……

我听到梁宁的《产品思维三十讲》,她说:

“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

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命运就在潜意识里。

谁不害怕呢?谁又真正安全呢?

“无常”真是生命里最好的东西,叫你贪生怕死,教你无所畏惧

当我决定去做这件事之后。

我被自己呈现的耐心和常性吓了一跳。

我做了过去七年都没有做过的事情:

我不厌其烦地开拓工作空间。

我满心虔诚地抱着数不清的书册、画轴无数次楼上楼下。

我自得其乐地接着一张又一张10米长卷。

我连练基本功时刷报纸都想刷得有作品感。

我心里雀跃地像有一只小鸟。


我有很多东西要学。

我开始特别要好,主动自律和上进。

我这么内向的人甚至还有了分享的欲望。

就像,我有了一把好吃的糖果,想分给你也尝一尝的那种心理。

做一名装裱匠人不难,难的是做一名好的修复师。

为了打磨自己处理复杂事物的耐心,我开始画画玩儿。

为了有接续线条和题画诗的能力,我开始正儿八经练书法。

但这些,远远还不够。

要想全色、补画心,还要有国画基础。

要通款识,还要会篆刻、识篆体、通古文。

要想有好的审美品位,要学配色、逛展馆、看各种风格各个时期的作品。

因为,手上的技术可以练,但是眼界低了,技术再好也会落了下乘。

还有不同朝代的绘画、纸张、绢缎……

对于我来说,窄门之后,有一片桃花源。

这门古老的手艺背后联结着浓郁的传统文脉。


我还有一个梦想

我想写一本我爸爸这一辈人的字画修复轶事录。

我还想去欧洲、去日本、去韩国、去新加坡、去东南亚……去世界的其他地方看看古老的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在不同的文化影响下生出了怎样不同的面貌,想写他们的故事。

嗯,先记在这里,就不会丢掉了。

我会写什么呢?

我,一个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有一颗少女心,对这份职业心怀敬意,也有很多小心思:

这门技法能不能用现代材料、实验手段、标准化操作流程和知识管理技能,降低习得成本、提高传承效率?

这门1700年前的技艺,对当代的年轻人有意义吗?

这门依附书画而生的技艺,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吗?

这门技艺背后联结的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我们,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一个只有中学语文古汉语基础的人,要怎么自我构建系统的传统文化学习路径?

我也有好多内心冲突

为什么师父的工作台是大红色的,师爷的工作台也是大红色的,其他师傅们的桌子都是大红的。桌子颜色是开山祖师爷定的规矩吗?

为什么字画修复工作室都这么朴素和混乱,连故宫里头的都这样,不能拾掇拾掇吗?

到底是谁让中国画开始搭配油画框的?很怪的好不好!

扇面做成镜框,不做成扇子,是什么心理?

十米长卷,看起来都不方便,纸还要特意接续,这种浮夸是有什么深意吗?

调浆糊能不能除了凭手感,再给个精准配方?我做实验做久了,不定量真的好心塞啊!

当裱画师的父母能不能别拿画起子抽娃儿,那玩意儿又疼又痒还不伤身,阴损极了!

我会记录我的好奇、我稀奇古怪的点子、我的探索、我的收获,还有各种搜罗来的故事。

也会分享我的学习资料、学习方法。

写字、画画、篆刻、古文、读书、写作、自我管理……

大道相通,也许我的经历和感悟,对你也会有启发。


如果你对这门古老的手艺感兴趣,或者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又或者对我感兴趣,欢迎你常来看看

希望和你一起扎实精进,享受当下。

另外,如果我能让你对这门有1700多年历史的手艺有更多的了解,我也是很开心了。


-END-


作者 | 胡朵朵

图片 | 源自网络

(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1700年前的手艺,伺候0~2400岁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