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从这周二开始,我终于又恢复了工作日午间读书的日子。这是我喜欢的节奏,和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共度,能量满满。这次我们读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之一。我是第一次读,好多小伙伴已经是二刷甚至三刷了。看来好的书总是值得反复翻阅、仔细品味和积极践行的。

一、爱的语言。

  “非暴力”一词来自甘地。甘地幼年时代生活在南非,作为有色人种,肤色给他带来了很多痛苦的经历。十岁那年,白人打了他,他们认为他太黑了;接着,黑人又打了他,他们认为他太白了。他处于极度愤怒之中。后来他从祖父那学习了如何面对愤怒、挫折、歧视和耻辱。 认识了什么是暴力,也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非暴力。  甘地真的很幸运,遇到了一个非常有智慧的长辈。从小就教会了他对非暴力的觉察。疗愈了自己,也帮助了他人。后来,卢森堡博士发现了这种沟通方式,借用了非暴力这个词,非暴力沟通NVC就是爱的语言。

    书中也提到,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什么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我们的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了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确实,我们以为暴力只是身体上的,而其实这些“隐性的暴力”,语言、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冷漠等“隐蔽的暴力”更有害,也更伤人。我们也应该要教会我们的孩子,了解和识别暴力和非暴力,选择非暴力沟通这种爱的语言。

二、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作者强调这不是固定公式,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这四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势。”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分析,是很难做到的。尤其对待成长中的孩子的。父母如果能不带评论的观察,不给孩子贴标签,静待花开,亲子关系一定不会差。

1.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是观察。观察和评论有时候很容易混为一谈。  读第一遍,我觉得“观察”是讲事实,而评论往往是背后那个“潜台词”。 读第二遍的时候,评论往往是“言过其实”,武断了甚至夸大了。是一种绝对化的结论。 这样就可能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意做出友善反应。 中国也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人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到最后,我们都无法对一个人下最终的评价。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提倡在特定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的描述观察结果。 例如,我们对孩子说,“你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没达到全优/90分以上” 而不是说“你是个成绩糟糕的孩子。”

2.区分感受和想法。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要素是感受。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表达感受,使沟通更顺畅。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觉得感受和想法很难区分,有时候想法确实就是我们的感受啊。我以为感受到爱或者感受到你不爱我都是感受。后来通过仔细看作者分析的句子,我抓到关键点。感受只能来自自己,不能来自他人。是个人发在内心的感受。而不是来自外界的“被”动 或者他人感受、态度。 因为我们无法把他人感受强加于自己。还要区分自我感受和想法、判断和评价。比如:

1.“我觉得你不爱我。”咋一看像是自己的感受,其实“你不爱我”是对他人感受的判断。

2.“我觉得你不在乎我”是对他人态度的判断。

3.“我想打你” 表达的是自己的想法,也不是感受。

三、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自我理解。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彼此的观察和感受,鼓励倾听,培育尊重和爱。书中列举了三大用处。1.理解自己。2.理解他人,改善人际关系。3. 改进工作。适用于协调各个层面的争论和冲突。  通常我们认为沟通对应的是他人或者工作,其实,自己才是第一个需要自我理解和沟通的人。 只有解决好了自己的问题,悦纳自己,滋养自己,才能更好地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

      我理解的非暴力沟通就是爱的语言,是智慧的为人处事之道,也是高情商的表现。从自我开始,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爱,既播种爱也收获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心得】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