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矫正的那些事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那么关于社区矫正制度我们有啥需要注意的呢。

首先社区矫正的对象是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社区矫正制度比起在监狱服刑,相对的宽松开放。因为社区矫正的环境是在开放的社区环境里,与之相对的监狱则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在社区环境下,你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继续工作,上学,可以和亲人朋友一起相聚,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使用wifi(监狱是不可以玩手机的),当然这是说笑的。总之,社区矫正制度下,不用担心会与社会相隔离,不会发生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布的悲剧”。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社区矫正制度虽然提供了许多便利。但是并不是没有限制。根据《社区矫正法》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比如要定期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公益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情况,如果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等情况时,也要及时报告;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要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要接受社区矫正机构通过通信联络、信息化核查、实地查访等方式进行的动态管理等等。

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都是不在监狱中执行的刑罚,尤其是其中的缓刑制度,即在缓刑考验期(社区矫正期间)满后,原判的刑罚才不再执行。但是如果社区矫正对象不遵守法律法规,不接受监督管理,如发生脱管、违反报告、会客、外出、迁居等规定、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等活动、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等情形的,将可能被处以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或提请撤销缓刑。

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要求依法重判,对于一些罪行较轻,危害不大或者在监狱内遵纪守法,努力表现的犯罪分子。社区矫正制度是对于其的再一次机会。如果可以真诚悔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接受法律教育,深刻反省痛改前非,自然可以更简单地融入社会的大家庭之中,但若是依旧不思悔改,触碰法律的红线,那么或许就会被送到封闭的监狱之中,与社会相隔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社区矫正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