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5#珠珠的世界呀DAY2

今天大年初四,不知道从小时候什么情况下留下的记忆是,大年初四不出门,又是谐音惹的祸不是。不过,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中年人来说,估计本来也就没啥好出门的。

下午在群里看到老妈发过来的一张老爸在腊梅树下的照片,真是难得,对于老爸这样一个我认为已经懒到极致的人来说,能到湖边走走我都觉得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可真再看一下照片,突然又是说不出来的酸酸的感觉,因为,你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父母真的老了,可能你心中还是中年时的父母模样,所以突然一下无法接受在你眼里确实已有些老态龙钟的父母,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呢?60岁的父母确实是老了,自然现象,可怎么就觉得突然了呢?也许是,父母的形象定格在了我们脱离父母时的那个阶段,一般是大学或工作以后,而那时,其实父母也正值中年,我们与父母近二十年的依恋关系,所有的记忆与形象就像一个分水岭卡在了那个时间,而后,我们与父母渐行渐远,有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人生路,没有了朝夕相处的父母,而脑海中却是他们那时候的样子。亦或是,我们在父母身边永远都只是孩子,无论在外面多艰难多坚强甚至多面化,回到父母身边都立刻变成了分水岭前的孩子,所以,我们潜意识的不愿面对父母的老去吗?这两天刷爆朋友圈的“你好,李焕英”,多多少少让我开始剥离孩子的角色,越来越直面不愿面对的现实,父母也有她们的世界呀,而我,不添乱,不添堵,不添累,尽力去做一个中年儿女应尽未尽的责任吧。

002舍弃自尊,凡事忍耐

自尊心,不是用来肆意宣扬的武器。将自尊深藏于内心就好。舍弃自尊,凡事忍耐。这两条,是我所尊敬的一位名编辑教给我的,让工作得以长久的秘诀。“动不动就暴怒的话,工作就无法开展。请舍弃自尊,即便觉得不对也学会忍耐。保持冷静思考。”这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珍贵哲理。

我总觉得生活的100个基本是需要有过人生磨砺的人,或者是有过相关坎坷,绊过脚,吃过亏的人看了才会有感触和理解的书。小时候大人在对孩子实在讲不听的时候,总会说一句:“说一万句不如你亲身栽个跟头。”可是,有多少家长明明是这样过来的,却也只能无可奈何的重复着大道理,为孩子不听老人言而焦虑愤恨。这一篇“自尊”,我想到的是以前因为所谓的自尊而吃过的亏,第一个词就是“意气用事”,也许,自尊本身是一个褒义词,与“意气用事”不搭介,但有多少人却总是打着自尊的名头去做意气用事的事呢?这里面主要是两种力量的抗衡,一种是自尊=面子的误解;一种是自尊=借口的幌子。有多少人所谓的自尊只是为了一时的面子一时的解气;又有多少人进而将自尊当成维护自我利益却大义凛然的幌子。

自尊,亦称“自尊心”、“自尊感”,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是人格自我调节结构心理成分。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则成虚荣心,过弱则变成自卑。

自尊来源于你自己,无论是你对外的表现还是你个人的影响力带来的别人对你的看法,这一切都是源于你自己,而既然是自己的东西,怎么使用自个就有更多的权利,这个用也源自你对自尊的理解看法。所以,当怎么使用你的自尊,而使它发展成为怎样的结果,也源于我们自己的认知。你认为你受不了对方的气,愤怒暴发;而有些人则认为忍一时风平浪静,犯不着因为所谓的被别人看不起而造成自己实质性的损害。当我们作为旁观者,看看下面的几个场景,你会如何选择?

场景一:老板在会议上大声斥责你,因为你的业绩倒数,说你没有本事就别出来吃这碗饭,没用的家伙,你是因为自尊选择立刻摔椅子走人?

场景二:你在超市收银排队,结果因为前面有一个人指出你没戴口罩,当着众人的面说你没素质是个祸害,于是你愤然暴怒,猛揍对方?

场景三:你只是在站台临时停靠车,结果一个推着婴儿车的女士对你张口大骂,你一怒之下抱起婴儿摔在地面?

以上,你都没有感觉到被尊重,你都感觉自尊受损,相信换谁都会愤怒,而如果以上的行为你做了,一时的自尊感带来的报复让自己无法控制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却是:

场景一:你的一屁股的房贷和家人的生活面临的残局。

场景二:被曝光,被挽留,失去工作和名声。

场景三:以命抵命。

所以,这是你希望的结局吗?我相信没人希望会是这样,所以,自尊心,不是我们肆意宣扬和发泄的借口和武器,对外的反冲击力对谁都没有好处,没有好处的事去做,不是傻子么?可是,傻子的世界里还需要自尊吗?瞧,又回到了原点。所以,不是没有自尊,而是请在特定的环境下,舍弃无谓的自尊,我们学会忍耐,即便觉得不对,都是以先平稳情绪后,在冷静的思考下,再去灵活选择最优于自己的自尊方式处理问题。自尊不是鲁莽不是冲动,而是节制,自尊是发乎于心,而不是只于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2-15#珠珠的世界呀DA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