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广袤的西部似乎少有拔尖的城市。
成都是个例外。
它是一座网红之城,赵雷的一首《成都》吸引着无数人蜂拥打卡。
它是一座美食之城,火锅串串的热辣香气构成了成都独特的味道。
当然,褪去“网红”的滤镜,它也是一座故事之城,3000年的历史底蕴书写着城市的繁荣兴盛,
它更是一座中心之城,超前的经济水平引领着整个四川盆地的发展。
01
领跑西南的成都
成都深居中国西南内陆,四百多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其如今“两山夹一城”的城市格局。
两山之间的成都,坐镇四川盆地西北方向,地形以平原为主。
这样的城市格局给成都早期发展带来了先天的优势。
成都平原面积广阔,土地肥沃,在城市发展初期承担了四川盆地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同时,受地形因素影响,成都气候宜人,风景别致,号称“天府之国”。
龙泉山、龙门山两侧山脉形成的天然屏障使得成都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自古以来便是城市的优良选址,成为千余年来稳定的西南第一城。
但进入到近现代以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成都的地理劣势成为了逃不过的一道坎。
成都认识到,只有打破“蜀道难”,才能推动城市经济迈上新的台阶,于是年客流量高达5000万人次的双流机场应运而生。
交通领域的突破只是表面。在去年发布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成都大胆打破千余年的城市布局,跳过东部低矮的龙泉山,并吸纳了原来代管的县级市简阳,打造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这样一来成都原本受山脉桎梏的地理格局被打破,产业跳出盆地向东部转移成为了城市新的战略选择。
这一规划与上海当年跨过黄浦江规划了浦东新区,广州跨过珠江水网打造出南沙新区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更大体量的成都将现代化城市应有的表现发挥地淋漓尽致。
作为四川盆地的中心城市,成都无论是城市规划、经济水平,还是人文环境、市容建设等方面都可谓独步西部。
目前,成都常住人口约为1700万,而新规提到,到2035年人口成都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这一目标超越广州所规划的2000万,与北京基本持平。
单单人口这一点,就足以看出成都打造世界级城市的决心和魄力。
在2019年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制作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综合分析商业资源、城市枢纽、消费社交等多重因素后,成都力压杭州、重庆,登榜新一线城市排名首位。
同时成都也是多家研究机构报告中年轻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图片来自第一财经
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西南地区来说,成都这样中心级别城市的崛起,是带动其他地区兴盛的唯一选择。
幸而成都不负众望,短短十余年便领跑西南,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02
新经济下的成都
成都是一座从不缺乏标签的城市。
从李白的“九天开出一成都”,到后世的天府之国、休闲之都,甚至于人人相传的玉林路、小酒馆,都是成都慢生活的时代符号。
然而,伴随着城市间竞争的白热化,以安逸著称的成都开始提速,成为了全国首个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
根据规划,成都新的经济蓝图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大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七大应用场景”。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成都的新经济形态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据规划,到2022年,成都的新经济企业发展将达到10万家以上,培育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新经济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
至此,成都将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成都深知,传统经济已经不足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动能,而地理位置的局限也必然要求其走出一条与东部城市不同的发展道路,因此新经济成为了成都的“新欢”。
新经济之下,创新产业的建设和投入加快了成都的发展节奏,也给年轻人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成都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吸引优质人才,尤其是2017年的《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包括给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扶持、鼓励青年人才来蓉落户、保障人才住房等措施,被称为“史上最强十二条”。
政策发布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便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超10万人才前来,成都也因此成为近两年最受求职者欢迎的新一线城市。
去年三月成都一则吸引人才的广告更是投放到了千余公里之外的杭州地铁站内,引起业内的热烈讨论。
成都在杭州地铁站内投放的内容 图片来自网络
03
新能源汽车之困
成都与杭州,一个位于西南巴蜀之地,一个位于东部长江城市群,看似不相关的两地为何会产生“人才之争”?
实际上,成都与杭州的发展有诸多相似之处。
二者同为副省级城市,GDP超过万亿,经济体量庞大。在去年的新一线城市排行中,成都与杭州名次相邻,分别为第一、第二位。
城市的关联也体现在企业上。成都是阿里巴巴除杭州之外最大的研发中心之一,新经济发展不容小觑。
当然,杭州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传统名城,自然也有着其发展的先进经验值得成都学习。
以近年来两城同为推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看出成都该产业发展的一二困境。
成都新能源汽车发展拥有传统汽车制造业的良好基础,上手快、产业链成熟。从消费端来看,截至今年6月份,成都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是国内继北京后第二个突破500万大关的城市,汽车消费市场广阔。
但成都在实际发展新能源的这些年,却表现平平,并没有冲击到全国领先的阵营中。
相反,杭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骑绝尘,生产端、消费端全面领跑。
细究原因,我们发现,成都的问题仍然出在了“安逸”。
首先,成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多根植于原有的汽车产业中,总体规模偏小,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目前,成都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包括川汽野马、成都银隆新能源等10余家企业,主要由本地传统车企孵化而来,且布局时间较晚。
另外,这些车企主要涉及专用车、货车,对于市场广阔的乘用车领域布局较少。
同时,由于缺乏优质的新能源汽车装配制造企业,生产环节中核心的技术多来自外部采购,限制了本地产业链的发展。虽然引进了威马研发基地等重大项目,但核心竞争力仍然不足。
而杭州的情况相对好一些,杭州是时空电动、康迪集团的总部,同时还拥有长江汽车技术中心、电咖研发中心以及万向萧山生产基地等,尤其是时空电动这一独角兽的作用十分明显。
另外,与杭州相比,成都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的推广上也有些滞后。
成都汽车市场消费能力领先国内多数城市,但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却较为落后。2017年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足1%,而杭州则达到4.3%,仅次于上海。
此外,成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更多地集中在生产销售环节,面向核心技术和配套建设的支持政策略显不足。
随着成都新经济格局的提出,先进企业、创新技术、优质人才都将落户成都,这也会为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当然,氢能新风口的出现也将成为成都未来扩大汽车生态圈的另一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