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样女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终于失败了!

影片海报


文 | 书影君


有一个美国女孩,从小遭受母亲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虐待,长大后,又嫁给了一个经常对她家暴的男人。而她在这样的逆境中,依旧坚持自己从小就开始练习的花样滑冰项目。经过多年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后,她终于——被赶出了美国花样滑冰界!

你没有看错,在遍地都是讲述成功人士逆境奋斗、终于取得成功的“美国梦”电影套路中,有一部影片,却讲述了一个体育天才,如何通过不懈努力而终于失败的故事。

这部影片,就是2017年底在美国上映的《我,花样女王》,豆瓣评分8.1分。在刚刚结束的第90届奥斯卡上,饰演主人公母亲的美国女演员艾莉森·珍妮,还凭借本片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


01

片中的塔尼娅·哈丁(玛格特·罗比饰演),即美国著名花滑运动员。1991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她获得女子单人银牌,1992年和1994年,又获得美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金牌。塔尼娅是历史上第二个、美国第一个完成阿克塞尔三周跳的女子运动员。

但正当她事业处于巅峰时,却被卷入了一桩体坛丑闻中。在1994年挪威冬季奥运会前,塔尼亚涉嫌与前夫杰夫密谋暴力攻击对手南希·凯里根,这在当时美国体坛上,成为了惊天丑闻。她因当庭认罪,法庭以包庇罪判处她三年缓刑、500小时社区服务与16万美元的罚款以及终身禁赛。

“塔尼娅事件”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乃至世界花滑界的丑闻,美国编剧斯蒂芬·罗杰斯将此事件改编成剧本,并由导演克雷格·吉勒斯佩拍成了传记片《我,花样女王》。

此片采取了伪访谈纪录片与剧情电影结合的形式,以黑色幽默的笔法,通过演员扮演的事件相关人士讲述事情经过。演员在表演中,又常常打破“第四堵墙”,直接对着镜头与观众对话。影片以一种奇异特殊的叙事方法,描绘了塔尼娅这个著名花滑运动员从巅峰跌落谷底的真实故事。


02

我看到影片中关于家庭暴力的情节时,不止一次地想到了两个词:相生相克、相爱相杀。

塔尼娅·哈丁的母亲拉沃娜·戈尔登(艾莉森·珍妮饰演),一个四次离婚的女人。

她脏话连篇、烟酒不离手、做着底层的工作,稍不满意就对塔尼亚拳打脚踢,但她却也花费自己全部的财力精力供女儿学习花样滑冰。

她在女儿教育上信奉的唯一准则,就是刺激打骂,她认为这样才能激起塔尼亚在比赛中的斗志。为了让塔尼亚取得比赛好成绩,拉沃娜甚至还花钱雇人在比赛场上辱骂刺激女儿。

拉沃娜这个母亲的形象是复杂的。她对塔尼亚家暴时,你对她恨之入骨;但偏又是她,将自己辛苦打工挣的钱都花在女儿学习滑冰上,并将女儿一步步逼到了美国花样滑冰的冠军宝座。

塔尼亚对于自己的母亲,也是既爱又恨,感情复杂。当她成年后,曾问母亲,“你爱过我吗?”拉沃娜冷冰冰地回答:“我没有在家里给你做苹果派,但我让你成为了冠军。我就知道你会恨我,这就是做母亲所付出的牺牲!我倒希望我有一个和我一样严厉的母亲,温柔有个屁用!”

从小在家庭中遭受的虐待,使少女时的塔尼娅对爱充满的极度渴望,所以她嫁给了第一个说她漂亮的男人杰夫·吉卢(塞巴斯蒂安·斯坦饰演)。但结婚后才发现,她的丈夫依旧是一个家庭暴力男。在每一次杰夫对塔尼亚进行殴打后,又会对她分外甜言蜜语,并发誓再也不会动手。这使塔尼亚一次次地离开,又一次次地最终原谅了丈夫。


03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受虐待妇女综合征,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北美成为一个法律概念。它在法律上被用来指长期受丈夫或男友暴力虐待的妇女,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包括“暴力周期”和“后天无助感”两个概念组成的。

大意是指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会循环陷入“冲突—殴打—丈夫后悔乞求原谅—再次殴打”这样一个暴力周期怪圈而无法自拔。而“后天无助感”是指当一个人长期遭受虐待而无法摆脱时,就会放弃抵抗,转而寻找一种使自己受伤害最小的姿势来默默忍受暴力。

在塔尼亚的原生家庭和婚姻家庭中,她均遭受到暴力对待,这使她也开始觉得,或许自己就是“欠揍”!而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家庭成长环境,使得塔尼亚将母亲的言语粗鲁、脾气暴躁、缺乏教养等毛病也传承了下来,并最终使她成为比赛裁判眼中的异类。

花样滑冰是一个贵族运动,训练费用昂贵,所以运动员均是受教育程度高、家庭出身于精英阶层、个人形象好的选手,她们甚至会有自己专属的滑冰场和专属教练、陪练。

而这一切,塔尼亚统统没有。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塔尼亚在童年训练时,因为其他运动员都会有一件裘皮大衣,但她的母亲没有钱也拒绝给她买,于是塔尼亚的父亲就将打猎捕获的野兔剥皮后,给她缝制了一件兔皮大衣。这件丑陋的衣服遭到了同伴的耻笑,而塔尼亚则以竖起中指予以回击。

小塔尼亚在学校时也曾被叫做“White Trash”(白人垃圾),这也是美国社会常有的对处于底层阶级的白人的侮辱性称谓。而在影片开头的采访中,塔尼亚也毫不在乎地称自己是“Red Neck ”(红脖子),这个词是美国精英阶级对从事底层劳动白人的蔑称。


04

塔尼亚从事花样滑冰,显然进入了一个本不属于她的世界,就如同一个村姑闯入了为公主举办的豪华宴会。

尽管塔尼亚的冰上技巧出色,甚至成为美国第一个完成冰上转体三周半的运动员,但每次比赛,裁判评委打的分数总是偏低。当她忍无可忍地与裁判交涉时,对方毫不掩饰地对她说:“塔尼亚,分数并不完全取决于滑冰技术,你不是我们想树立的选手形象,这可是代表我们美国啊!可你就是不配合。”

塔尼亚贫困家庭的出身,受教育程度低,粗鲁的言谈举止,衣着廉价怪异,以及单亲原生家庭及自己夫妻离异的背景,这一切都无法代表积极向上的“美国梦”。

所以,尽管她能完成其他运动员完成不了的高难度动作,尽管她得过美国花样滑冰的冠军,那又能怎样?


05

尽管到现在为止,塔尼亚事前是否知道前夫袭击对手的计划,还是一个谜,但公众多数选择相信塔尼亚参与其中。因为这种丑闻,太符合塔尼亚的出身和公众对于她的印象了。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塔尼亚为了付清罚款,后来又去做了女子拳击和摔角选手。

影片的最后,当拳击手塔尼亚被对手在擂台上重击倒地的一刹那,画面开始重叠播放当年她在赛场上完成三周跳的经典时刻,那时的塔尼亚体型优美、名气正盛。

一面是如美丽的天鹅一般在冰场上旋转,一面是如丑陋的野兽一般在擂台上流血倒地。两个风格截然相反的画面循环交替播放,瞬间道尽了塔尼亚从成功走向失败的整个悲剧过程,令我感受无比复杂。

自由世界的“美国梦”,代表平等、自由、个人奋斗,但现实却又如此残酷。原生家庭的社会地位低下、家庭暴力给她性格造成的缺陷,是塔尼亚的原罪,她终身无法摆脱。

从这点来看,所谓的“美国梦”,哪里是属于她的梦?对她来说又何曾美好过?

于是在她拼尽全力后,终于失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花样女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终于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