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第四章,格物致知

学习是推理和解释的过程,而不仅仅在于最后一个正确的答案

以前的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飞机很快,微信陌陌很快,一晚可以跑好几家宾馆。

以前,家里比较穷,小时候没什么玩的,只能抓知了,抓鱼,抓泥鳅,抓阄, 却可以满山遍野的跑,现在富裕了,小一辈可玩得太多了,玩手机,玩电脑,玩平板,玩游戏机,却全部低着头沉迷了。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社会的多样性,带来多样的思维模式。

同时,也更多的人沉沦在信息的海洋里,不可自拔。

那怎么办呢?

我们看待事物总是广泛的,宽泛的,这个喜欢,那个也喜欢,这个研究一下那个也要摆弄摆弄,

却没有找到一个自己的专业领域来深挖。

也就是,宽泛却不具体。我们要做的是,宽泛且具体。

就拿学习来说,962+75等于多少, 我们往往说出一个答案,就不去想了,兴趣转向了别处。

这时候,如果再想想,也许会有更多的不同解题方法。

在任何一个领域,如果你对这项技能没有期望,那就真的不太可能掌握它。

就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总是习惯用一种模式写,多数用的事总分总结构。

开头一个观点给出点题, 中间用例子故事论证,最后金句总结。

每每我们不自觉的就会这样写东西。

一篇文章,还没写出来,就已经确定知道了你大概写成什么样子。

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如何进步?

打破常规,将确定变成不确定

不确定性是创新的源泉。

如果人们认为一个领域的知识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是可以继续探索和发现的,那么他们就能对这个领域了解和掌握得更多。

一篇文章一定要有开头么? 一定要有观点吗?一定得总分总吗?还是可以随便乱写,那就成了散文。

或者写一篇无用的文章,也未尝不可呀。

写文的本质是什么?在于不确定的表达。

而同样,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在于探索不确定的道路,而不是最后来一个正确的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效学习第四章,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