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教育情怀

图片发自App


谈起教育的理想时期,很多人会对民国时期的环境和大师们津津乐道,心向往之,而于我而言,三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足以改变我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有人说,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而那时的我们就正好赶上了这样的团队,这样的机遇,这样的时代。

2013年7月,第一中学高中部正式招生,走进校园,校舍刚刚竣工,到处都在施工,但是教师们簇然一新的面貌却足以打动每一位学生。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群怎样的教育者呢?

那时候,经过十一学校的洗礼,似乎每个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一般,我们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教育不再是为了考试,学生也不是为了成绩;教育的使命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成为全新的自己。我们的工作绝对不是为了现在,为了当下,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奠基。我们开始找回了自己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我们的教育愿景,只有一个词,那就是——情怀。

什么是情怀?它超越了时间和金钱,从我们内心深处萌生,一点一滴浸润在我们的行动中。是它支撑着梦想,照亮着生命。因为当你觉得它很美好,愿意不计功利地去追求,并且带着崇高敬畏感去追求时,无疑,这就是情怀。

那时候,课程重新架构,一切从零开始,我们一个个忙得焦头烂额却乐此不疲,并不觉累。半夜三更,群里发送、接收信息早已司空见惯。那时候,老师们几乎认识学部的每个同学,我们的话题随时都围绕着他们,学生的点滴成长成了我们津津乐道的功绩,他们课堂上给的惊喜,某同学的习作让人眼前一亮,某同学的解题思路让人耳目一新,某同学的社团活动让人大开眼界……总之,那时候,学生就是我们的一切,教学就是围着学生转,但我们转得快乐,转得幸福。

孟夫子曾言为师之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君子三乐之一。那时的我们,对此语深表认同,教育变得如此神圣和崇高。我们深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创办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所有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幸福的人生;崇尚一流,追求卓越。学生在我们眼里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准备个性化的资源,我们常常绞尽脑汁,熬到深夜,放弃成题,坚持原创、改造,在题海中遨游精选,为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忙碌着。

那是一节阅读拓展课,李同学讲起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亲情异化,陈同学以《河的第三条岸》入手谈人的精神家园,朱同学就《等待戈多》的节选侃侃而谈……那一刻,我恍若回到了大学的课堂,那样广博而深邃,让人如痴如醉。后来,黄同学三天两头就推荐书给我阅读,陈同学把自己的阅读书目和写作成果跟我分享,在他们的督促下,我开始走上了专业化的阅读和写作之路。

如今,我们的一中转型以来已经走过了6年,在巩固转型成果的路上走得愈加坚实,而那届被我们送进高校的孩子如今已经上完了大三。虽然已经过了三年,我们这群老师已经分散在学校的各个学部,但我们碰到时,还会如家人一般地聊起那些孩子,他们在大学里自如地生活和学习,他们感谢一中,感谢那时我们的付出。

每当忆起那段峥嵘的岁月,总会觉得时光过得很慢,没有疲倦没有劳累,只有一味地向前向前,那段时光,我们找回了自我,弄清了教育的真谛,从此迈上了幸福的职业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时的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