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5

今天把这本书看完了。如果说以前对于杨绛先生,钱钟书先生是敬而远之,认为他们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的人。试问谁能够翻译文学巨制,一生会五六门外语呢?可短短五个半小时,真正看完后,我却觉得优秀的人和我们的差距巨大也渺小。只是他们一生知道自己喜爱什么,并以此为乐趣。

杨绛先生称钱瑗是此生的杰作,她工作努力,尽职尽责,哪怕从小身体就不太好。却懂事心善,让我们心生敬意。我觉得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哪怕是油菜花的人,也有生活的另一面。

一是,明确的价值观

钱钟书一家即使在最危难的时候,也没有一丝离开或者退缩的念头

二是,宠辱不惊,在各种生活都可以找到乐趣

他们称散步为”探险“;他们下馆子吃饭靠着异于常人的“听力”,小声讨论别桌的趣事;出差回来也要带“石子”与家人分享; 他们为人真诚,有至交好友;

尤其钱瑗,有很多的朋友,帮助了很多人,住院也有很多学生前来探望。孤苦的生活他们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三是,他们彼此欣赏,彼此爱护,风雨同舟

钱先生虽然在文学上有很多建树,在某些生活方面上,却很难照顾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可是杨绛先生却甘之若饴,言辞中充满了对他文学的崇拜,称为自己的老师。生活方面也认为他无比可爱。甚至在关键时刻就救了他俩的命。所以同样的事物,换一个角度看就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杨绛先生说他们走了,我就再也没有了家,房子只是驿站。人固有一死,他们仨人虽然已经故去,但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如今,他们终在天堂相见,希望一切安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忆《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