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我们仨,不是杨绛书里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故事,于他们是好兄弟、于我是好姐妹的故事。形成这样的小团体并保持着这么多年的不离不弃也是不容易了,就分别叫他们W和F吧。为什么会突然想写写他们呢,因为最近F和我在相同的烦恼中有了些不同的见解,而W也在我们的分歧里出现着,隐隐约约被安上“我们不一样”的头衔,当初之所以相识是为了什么呢?确定过眼神,一定是投缘,总和家境无关吧。

    和W相识的要早一点,第一个MP3里的歌还是他帮下的,文件名还是他给我取的外号,背古诗时总是摇头晃脑,一起比过腿长腿短的优势,我补习那年高考完硬是给他打电话哭得稀里哗啦,没有多少零花钱的时候还是会每月攒点打他卡上让他存着,出去玩身上钱没了二话不说打给我,我们一起看一套书然后发邮件讨论,他喜欢什么便去自学什么,硬是花大力气跨专业考了研究生,自己都被自己感动哭了,现在做着研究生专业相关的工作,发现之前自学的东西也派上了用场,一步步总是往前的,他总是可以认清了自己的方向并坚定地走着,慢慢地他成了我们的明灯,但他总还是那个我可以逗乐的他。

    和F相识的要晚点,是通过W相识的,说起话来总是一股子江湖味,因为喜欢看各种类型的书也就能神侃神聊,小到生活琐事,大到生存大计,总能总结出一些神理论来,乍一听都和情理,深究也还是禁得起考验,也总能认清自己想要什么和不要什么,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忍气吞声。我们处在相同领域也就有了共同的吐槽,但最终择业也就有了分歧,稳定下来,或是再努把力往上走一走。

    就与我而言,和他们相比就固执了许多。我与F的分歧也许就是由此产生的,F的定位总是让我喘不上气来:W是有资本支撑他毫无顾忌地做自己喜欢的,而我们没有,不应该妄想。但对于我不论如何的不济,从没有觉得自己做喜欢的事会是妄想,哪怕此时的自己还不清楚到底喜欢什么。

      我们总会这样走到分岔路口,但我们都可以去选择自己想选择的路,没有对错,只望归来时我们仍是那些个侃侃而谈的我们,不论身份地位,不论富贵贫穷。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