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关于这句话,有着众多解读,主流观点认为,所谓“刑不上大夫”,是指不能因为士大夫阶层知法犯法而加重对他们的处罚,“礼不下庶人”则是,不能因为对方是庶人而对他们采取蔑视甚至鄙视态度。
无论作何解释,关于“刑不上大夫”,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历史上看,至少在公元前356年之前,各诸侯国的士大夫阶层鲜有刑狱之灾,但这种局面随着商鞅变法而被打破了。太子嬴驷少儿无知,触犯新法,作为太傅,管教无方,犯有失察之罪,太傅嬴虔,也就是秦孝公的庶兄被削去了鼻子,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刑不上大夫”在秦国被打破了。
而“礼不下庶人”就比较有意思了,无论站在哪个角度上解释,都可以理解为对庶人不用施以礼仪,或者说,庶人可以不用讲究礼仪。
庶人,作为一个占据了人口数量较多的阶层,为何可以不用“礼”呢?
因为用不到。
我们先看下周礼是怎么诞生的。
表面上看,周礼是朝代更迭的产物,但它的出现,几乎带有必然性。它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方式,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说到根上,这是一种价值观体系。
夏商二代,敬神拜鬼是一种主流行为方式,大事皆决于鬼神。夏商王朝,是一种明显带有宗教色彩的神权。到了商朝末期,周原之地的姬姓部族开始崛起,他们依靠明德、慎罚、保民的策略,不断壮大自己,蚕食商朝附属国,最终,牧野一战,成功实现姬周替代殷商。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朝代更迭的过程中,周文王、周武王等人将“天命”注入到了这个新生的政权体系中,原来的“神鬼”被稀释了。
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既然敬神拜鬼的行事规则被破坏了,人们又该按照哪种方式来做事呢?或者说,整个社会面临规则的缺失,人们已经无所适从了。
在这种情况下,周公创造性的推出了周礼。
与之前“敬神”所不同的是,周礼的内核是“德”,这也正是周人崛起的关键因素。
目的性
周代商,正如周代统治者所言,这是“天命所归”,是人性的胜利。一个地方诸侯,最终靠武力“篡位”,它需要给天下一种“说法”,也就是“法理”。不然,天下诸侯皆可反。凭什么你能造反,我就不能扯旗了?
因此,周礼的目的性很简单,就算为了维持其统治的合法性。
但是,仅仅有了“说法”还不行,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伦理道德等还要加以引导、限制。天子可以吃牛肉,诸侯就不可以,不然大家都去吃牛了,谁去犁田?没了稼穑,统治者还吃什么?
所以,周礼是按照尊卑有序的主旨依次展开的。君臣、父子、兄弟、尊卑、亲疏各种关系,周公均进行了细化、厘定。
应用性
周礼涵盖范围很广泛,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接触到“礼”,刚出生有洗儿礼,后来有弱冠、成丁,还有婚丧嫁娶,可以说,礼和吃饭一样,伴随了人的一生。
但“礼”的核心应用却不是这些,而是在庙堂!
天子也好,诸侯也罢,三妻四妾再也寻常不过,生下的众多子女,谁来继承大位?按照商代前期的规则,他们采取了兄终弟及的办法。这有一个好处,众多兄弟可能会为了王位而不断锐意进取,但带来的弊端也很明显,到底哪个兄弟能继承大位呢?
因此,商代前期发生了九世之乱,就是因为这个兄终弟及的制度。
到了周代,周公以“礼制”的形式将嫡长子制固定下来,这一制度,直接影响了此后三千年。哪怕嫡长子即位的时候只是个几岁的孩子,众臣也不得僭越。各个诸侯国亦是如此施行。到了春秋时代,臣子弑杀君主,诸侯挑战天子成为家常便饭,孔子也由此发出了“礼崩乐坏”的感叹。
从根子上说,周礼确实是为了维持统治秩序而生。周公认为,只要人人遵守规则,整个社会也就有条不紊的运行起来了,也便天下大治,这是他的政治理想,更是他推出周礼的出发点。
依照当时的社会,能够参与、管理国家运行的,无非是氏族阶层,因此,周礼的约束对象主要是这些人,那些乡野村夫没有参与这个游戏的资格,也就不必对他们有所要求。
当然,庶人并非不讲“礼”,周礼中的五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这五种“礼”,其实贯穿了每个人的一生。
小结
总而言之,周礼是一个自带更新功能的规则体系,尽管它的外壳千变万化,但支撑它的内核是德,而德又可细化为仁义礼智信,因此,周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等级制度,而是留下了进化空间。特别是在商鞅变法后,卸去了“行不上大夫”的枷锁,一百多年后,陈胜吴广那句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使得“礼崩乐坏”的周礼进步到了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