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780——025 发现问题背后的真相——第4天听课心得

WH780——025

  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    雨夹雪

              发现问题背后的真相

                ——第4天听课心得

      相比而言,王莉老师的课比较感性,方海东老师的课更加知性,这可能是由于性别不同,思维方式迥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视角,每个人对教育的观注点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正是对现今教育的可贵探索。 

      济源的秦望老师曾经来南阳做过暑期高研班培训,他时而讲故事,时而述理论,当讲起故事时,深深地抓住听众的眼球,当讲起理论时,大家又低下头玩手机,可能是因为理论太过高深,一线老师的理解力不够。秦老师曾经深深地叹息,这些(理论)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一线老师的短板就是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如果可以补齐短板,就能穿越实践的丛林,天马行空,纵横驰骋。

      方老师不仅教给我布置班级环境的方法,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行动背后的真相,似乎有种拨开迷雾,恍然大悟的感觉。 

        1、拨云见日,寻找行动的真相

      方老师认为问题学生和班级管理属于规范,品质引领和班级活动属于建设,低级的管理注重规范,高级的管理注重建设。

      想想的确是这样。

      二流的老师总是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学生,一流的老师总是用各种活动建设班级。比如魏书生老师,他组织了大量的业余活动、课外活动,表面看来似乎耽误了学习时间,实际上学生在参加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了各项技能。站在一线的老师,之所以不约而同采取“规范”而不是“建设”,一是速度快,见效快,二是缺乏智慧,三是没有时间,或者说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建设”上,因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着低效的工作。

      每年开学,我都会精心地布置教室,可是从来没有想过,我要传递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理念,只是想当然,踩着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没有一个核心理念紧抓全局。方老师说,无论如何布置教室,老师需要明白“到底想做什么?”这是在引导我们寻找行为背后的真相,找到了教育的规律,就像找到了开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教育教学一通百通,一顺百顺。这种刨根问底,寻找真相的思维模式,值得学习。

      2、思维框架,找出清晰的脉胳

      从“当前班级布置的三大特点”,到追问“到底想做什么?”,从本节的关键“班级环境布置如何发挥最大效能”到“解决的三大问题”,从“环境布置的理念”到“布置方式,布置规划”,从“说什么话”到“什么时候说、怎么说话”,犹如剥洋葱,一层一层揭开“环境布置的源点”。

      看似一团乱麻,实则条理清晰。用倒推原理,从表象找到其背后蕴含的真相,既然我们的目的是让环境布置发挥最大效能,那么就要解决环境布置理念、布置方式、布置规划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怎么样、会如何的问题。方老师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清晰明了的整体框架,细枝末节的具体做法,每个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新、发挥、拥有个性,所以他的课在时空上有无限的延展性。

      这就是名师和一般老师的不同。普通老师可能更注重具体行为,他们的报告是僵化的,太过细致,名师可能注重的是许多行为做遵循的理念,他们的报告是灵动的,粗细适中。

      3、目标明确,规划清晰的成长

      方老师环境布置的源点,以“坚”字为核心,围绕“坚定、坚韧、坚持、坚毅”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智力品质、身体品质、艺术品质。七到九年级,教师物质文化布置形成体系,每一年的主题不同,重点不同,具体表现也不同。可见,在方老师的心目中,有着清晰明确的培养目标,规划了一目了然的成长路线。

      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的第2章,用18篇文章写出了他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同样可以用于对学生的三年规划中,方老师的培养重点是“习惯、个性、学业”,我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思路,比如培养“品性、状态、毅力”等,无论是哪一种培养目标,制定清晰的计划是关键,心中有目标,具体实施时可以有N种方案。

      听方老师的这节课,明目清脑,稀里糊涂的大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但又模模糊糊,不甚理解,还需反复聆听,仔细琢磨。

     

你可能感兴趣的:(WH780——025 发现问题背后的真相——第4天听课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