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晴雯身世
欲说晴雯,得先说赖嬷嬷。
赖嬷嬷是贾氏最早买来的奴才,服侍过贾氏老主人,资格很老,混得很有面子。虽然是奴才出身,但她家也配备有仆人和丫环;晴雯,就是赖嬷嬷从人市买来的丫头。
奴才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善于讨主子欢心、唯最高当局马首是瞻。赖嬷嬷为讨好主子,把晴雯当礼物进贡贾母为仆。晴雯生得聪明漂亮能干,贾母又派她服侍宝玉。
赖家是贾氏奴才中的极致,连各辈主子都极给他们面子。赖嬷嬷在贾府的人事关系,要比那个把主子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焦大强得远了;尽管焦大曾把找来的水让主子喝,而自己宁愿喝马尿。
相比之下,始终都忠心耿耿的焦大,就有些不会来事;有事没事还老是揭主子的短儿。它玛的什么世道;难怪焦大连哭带骂,心里有气啊。
凭借赖嬷嬷的老脸,她的两个儿子赖大和赖二,分别在荣宁二府当总管,混得也十分体面。赖大的儿子赖尚荣,后来还做了捐班知县。
哟!奴才的儿子做捐班,这得要多少钱哪?这些钱又要勒克低级奴才多少伙食月例呢?当然,其中或者不乏主子赏赐。但能得到主子赏赐的好事,更难保不会没有谋财害命之涵。
天!还是打住为好。不然会揪得没完没了;贾府谁都难保干净,连门前的石狮子在内。所以说,晴雯原是奴才的奴才;出身下贱,非常可怜。
晴雯是文盲;而天资聪慧的晴雯,正因为没有受到所谓文化的浸蚀,却保持着最纯洁的自然人性,并且,具有十分鲜明的自觉意识。
正是天生的自觉意识,铸就她对理想和目标自觉坚定的追求精神;形成她自觉纯粹的平等意识和自由思想;以及自觉的反抗意识和进取精神。晴雯本性中的这些特征,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可贵品质。
挖掘展示人类的自然天性,是《红楼梦》主旨之一;也是曹雪芹阐发自己文化理念的一条主要途径。
晴雯的正戏共有三出:一是撕扇,二是补裘,三是遗嘱。
晴雯的附戏有两出:一是审盗,二是抗检。此外,还有许多零碎的表演。总之,曹雪芹对晴雯情有独钟,逮住机会就让她表演。
二、撕扇起因溯源
撕扇的表面原因,是晴雯不小心跌破扇坠子,而让宝玉大发脾气。按说,宝玉是个温情的小男人,平时对晴雯也不是如此苛刻。以往的玛瑙碗、玻璃缸也不知摔坏了多少,从来不计较。
那么,这次宝玉为何大动肝火呢?只有循源上溯,方能明白。
元妃指婚,使金玉良缘所属的王家党,一度得意;从而导致在清虚观,贾母对薛氏母女敲山震虎,表示抗议。
林黛玉领悟贾母意图,借史湘云的金麒麟之金与宝玉大闹一场,矛头直指金玉良缘;并且,她把木石姻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公之于众。
稍后,宝玉负荆请罪,与黛玉合好。但他们的得意,又让宝钗受到羞辱。宝钗不服,借扇机带双敲,给予木石姻缘强烈反击。
面对宝钗的强烈反击,宝玉心生迷茫;想探问一下当权者和母亲的态度,急的大暑天在园子乱窜。
下来,就有他在母亲房中调戏金钏儿,并导致金钏儿被炒的事件。王夫人气急败坏之下,打向金钏儿的一巴掌,其实正是向木石姻缘而发的怒火。
宝玉恰巧从母亲打向金钏儿的一巴掌看到结果,于是灰头灰脑地溜走。不料,最后竟把美丽刚强的金钏儿逼上绝路。
再后,还有宝玉在大雨中偷看龄官画蔷的一出好戏。这场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更导致了一个恶果:就是被如上事故搅得心烦意乱的贾宝玉,一怒之下竟误踢袭人;直踢得袭人大口吐血、心灰意冷。
王夫人从金钏儿与宝玉的玩笑中,体会到钗黛暗斗的无奈。于是,她在端午节坐东,宴请钗、黛、探春、薛姨妈、宝玉诸人聚会。
显然这是一个缓兵之计。王夫人的缓兵之计,与贾母清虚观的敲山震虎,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目的是向黛玉施压、向宝玉明确金玉良缘的决心。
很明显,参加端午宴的人物,虽然以王夫人为中心,但却分别属于荣府几股力量不同的派别。如果看不到这个危机,《红楼梦》还是烧掉为好;也无法悟透下来的晴袭之争和晴雯撕扇。
所以,王夫人的端午宴,显得索然无味,到场人物几乎不欢而散。
而林黛玉因为生性喜散不喜聚,宴罢表现出大而化之的态度,让宝玉心情大伤。当然,还因前面金钏儿事件已经捅破的、钗黛暗斗的恶劣态势,都影响到宝玉的情绪。
宝玉回房后闷闷不乐,正没好气,不巧晴雯又跌碎扇坠子。
三、晴袭之争
元妃指婚以来,宝玉遭遇一连串的情感打击和情绪波动,皆与钗黛之争有关。黛玉曾骂他:“蠢才!蠢才!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来配?”
显然,这是林黛玉在他面前对金玉良缘明确发动的攻击。这次攻击,只有他与黛玉俩人在场。
而薛宝钗竟然一反淑女之态、借扇机带双敲、对木石姻缘的明确反击,却是当着众人之面。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反击之时,荣府的各路人物,全都在场;丫头们也都在场,晴雯和袭人肯定在场。
宝玉的迷茫与担心,亦由宝姐的无情反击而起。于是,才有了下来的调戏金钏儿、偷看龄官画蔷、淋雨误踢袭人、王夫人端午设宴等等一连串相关情节。
但当宝玉见黛玉在端午宴罢表现的不明王夫人意图、大而化之的态度,却使他更加伤心迷惑。
回到房里正没好气,又见晴雯跌破了扇子坠。于是他对晴雯发脾气:“蠢才!蠢才!待你以后当家立业,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
宝玉骂晴雯,心里想着黛玉端午宴后表现的麻痹大意态度。不料,宝玉的脾气惹来晴雯更大的火气。
俗语说:宰相府的家人赛过七品官。贾府的丫头,个个小人精。宝玉身边的晴雯与王夫人身边的金钏儿一样,都是聪慧过人、灵牙利爪的女子;她们十分了解当下钗黛之争的态势。并且,晴雯、袭人及黛玉一样,都属于史家党木石姻缘圈子。这是晴袭之争的根本因由。
晴袭之争的几段话,是红楼经典,不必再引出来。其中有两层意思:
其一,晴雯的醋意。晴雯与袭人,都是贾母派驻在宝玉身边的钦差,而当袭人说出“我们”如何如何、竟把自己与宝玉另行划开;晴雯当机立断,立马羞辱袭人与宝玉的私情。
其二,晴雯揭批袭人无大局观念、苟且求安的私怀。袭人私下用肉体搞定宝玉,只想安安宁宁做个娇姨娘,她不大关心钗黛之争的胜负。而袭人的这种态度,恰恰是晴雯最为鄙视之处;他们的私情又在其次。
晴雯更具有大局观念和忧患意识。她骂袭人说:
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混得上呢,就称起“我们”来了。
因为晴雯更明白:钗黛之争的结果,如果史家党一旦失败,袭人口中称的“我们”根本保不住。
四、晴雯个性品质
晴雯心不藏奸、机敏刚烈。
她是木石姻缘圈子史家党的中坚分子,她有着自觉的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有着坚定的立场和忠诚的信仰。所以,这次对宝玉在她面前蛮横又错误的态度,定然不会放过。
晴雯对宝玉说的那段话,也是红楼经典,想必各位心中有数。翻译过来,说得直白一些:
贾宝玉,最近你的火气真不小。还想怎么着?元妃指婚的事,老太太才替你压了下去;你和林姑娘已经合好。
前天,你踢了袭人,我看是合该!以往的玛瑙碗、玻璃缸也不知摔坏多少,不见你发脾气。
这次不就是一个破扇子,至于么?将来嫁了人、成了家又怎么着?咱们是木石姻缘史家党的人,不应该在乎这些小事。你不过就是为那些事心烦的吗?还恋恋不舍的怕得罪你的宝姐;也太没出息了。
你应当和他们抗争才是!发什么鸟脾气呢,打了袭人不说还想打我?不想过了是吧;不想过就散伙算了。
显然,晴雯的意思有对宝玉的劝慰,也有误解。所以,宝玉才更加生气,才真的有了要散伙的话。接下来,晴雯似乎知道自己有些过份;于是,又有了那个以守为攻、宁肯撞死也不出去的软话。
晴雯服软,说明她对宝玉和史家党并无二心。她与袭人激烈交锋,只是鄙视袭人无大局意识、苟且求安的私怀;在晴雯与世之常人看来,或许就是袭人立场的不坚定性。
晴雯这番话的话底之音,与金钏儿对宝玉那番玩笑话的本意相似: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介入钗黛之争。
在主子看来,她们的确都有“僭越之过”。但我在前面无数次论证:大观园各种地位的丫头,介入钗黛暗斗争夺宝二姨娘地位;最终,连怡红院外小红、芳官和柳五儿等人都参与进来。
其本质并非下贱;而是她们自主意识和自由平等意识的体现;也是她们女性自身价值及女性自醒精神的张扬。
极权社会的皇帝治下,她们的进取抗争精神,就是朦胧民主意识。曹雪芹创作的终极之味正在于此。恰巧,晴雯的身上这些优秀品,质统统具备。
晴袭之争,惹得宝玉和史家党两员大将晴雯袭人,都伤心落泪。宝玉哭道:你们哪个,不是让我操碎了心。
宝二呆子这句话,太特么感人;他等于在向晴、袭表白:你俩别争啦,我知道你们的心思;咱们是一伙的。
三人口角过后,袭人和宝玉也都明白晴雯的好意。正当此时,林黛玉的出现,让晴雯退场;此局结束。黛玉还笑眯眯、甜蜜蜜地叫了袭人两声嫂子。
宝玉又当着袭人、黛玉二人的面,再次表达了非黛玉不爱不娶、宁肯去当和尚的经典誓言。
晴袭之争平息后,宝玉被薛蟠请去喝酒。酒后回来,晴雯真诚的进取精神,让宝玉有所感动;他想通了:
红尘之物不过是尽人之性。一个破扇坠子么又不值什么,碎就碎了;扇子想撕想玩也由你,只要你高兴愿意撕,多的是。
最后,连麝月的扇子也撕了。
撕扇的胜利,让晴雯宝玉的关系更加亲密,情感更为融洽。袭人麝月都被晴雯降服,连荣府家务事的代言人平儿,都清楚晴雯的个性;下人们也都对晴雯另眼相待。例证如下:
坠儿盗镯事发,平儿考虑晴雯是块爆炭,故要麝月瞒着她。
芳官和赵姨娘开战,晴雯拉住袭人不让管,只旁观取乐;又暗中支使一小丫头告知正在当家的探春。
总之,晴雯在怡红院的待遇很优越。她生病后医生十分惊讶,还以为晴雯是荣府小姐。
司棋大闹厨房之前,莲花曾抢白厨房总管柳嫂子说:晴雯要吃芦蒿,你象狗颠儿似的还问来人;是要油炒还是要蛋炒;最后还亲自给晴雯送了过去。等等。
但撕扇之后,宝玉犯了老毛病,想让晴雯陪他一起洗澡,却被晴雯断然拒绝。后来,宝玉过生日群芳开夜宴,大家凑份子聚餐。
宝玉因小丫头穷不忍让她们出水,晴雯的态度却很端正。她说:不论有钱没钱钱多钱少;哪怕是偷来的,本是个心意。可见,晴雯也很合群。
综上所述,任何时候晴雯的思路都很清晰,始终很自觉自悟,从不会迷失自己真诚的本色。
五、重审晴雯撕扇
撕扇之前,宝玉很认真地对晴雯说:
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风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
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欢听那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宝玉这番话不可小觑,包涵超越物欲的人本思想,阐发视物平等的博爱意识;通俗地说:只要人高兴,怎么待物都行。
曹雪芹唯恐读者不解,特意在撕扇子的标题后,缀着千金一笑的典故。
千金一笑,也叫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期,周幽王为搏得爱妃褒姒一笑,不惜动用烽火戏弄诸侯的故事;历来被史学道德家视为亡国之典。周幽王被视为亡国昏君;褒姒被视作如同妲己一样的亡国妖孽。
褒姒,原是周王朝附属国褒国的一个民间弃婴,长大后,她出落为倾城倾国的大美人。但当褒姒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一直绊着脸不甚高兴,从未见过她有笑容。后来,褒姒被她的养父母,献给褒王为姬。
褒国,地处今之陕南汉中境内,曾不自量力与周王朝开战;战败之后,为了保存褒国种族遗脉,不得不向周王室称臣进贡。
汉水之滨的美丽佳人,既是贡品之一。褒姒,就这样做为纳贡的礼物,成为周幽王的爱妃。褒姒的身世和遭遇,竟与晴雯相似。
曹雪芹刻画晴雯形象,重新审视了这个历史典故的文明价值。他认为,西周君主奴隶制的灭亡,恰恰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进步。其中,最主要的意义与价值,就是周幽王骨子里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人本意识。
也就是说:曹雪芹看到了人本意识,于文明进化的主要能动功用。其实,中国文明的人本意识起源很早,大约在商周交替时代;有明确文字表达的典籍,就是儒家语录“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表达的意思。
可惜,仅仅是儒家的语录口号而已。皇帝儒家治下,中国社会一直是君权至上。故而,道德家的脑门,始终隐隐约约地刻着一个伪字。
闲言少叙。
曹雪芹稍前的同一时代,孔尚任在《桃花扇》中赞美的民族主义精神以及宣扬的爱国主义思想,要比儒家传统的忠君意识,有所进步;但相较曹雪芹心目中的人本意识,显然又是质的差别。
如果从《红楼梦》惯用的象征意义观照:曹雪芹借宝玉之口、借晴雯之手要撕掉的,正是孔尚任心目中那把并不算高级的桃花血扇。
晴雯,这个其实并不渺小的底层人物形象,之所以能够观照全局,正是曹雪芹始终站在文明进化的高度,审视中国历史的变革时代。
曹雪芹立足于文化传承的深度,纵横神采、激扬文字,对晴雯的精神品质,作出最深高的诠注。
曹雪芹文化底蕴中生命齐天、人本至上的文明价值理念,在后来为晴雯之死创作那篇惊天地、泣鬼神的《芙蓉女儿诔》中,表达得尤为鲜明突出。
唐都浪子《浪说红楼》之:正论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