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依恋》:找到痛苦的根源,学会自我治愈,是生活的必修课

热播剧《亲爱的小孩》让很多人看了唏嘘不已。这部剧除了剧情好看,演员的演技在线之外,还把人性的复杂诠释得淋漓尽致。故事似乎是为了救患白血病的小孩——禾禾而展开,又似乎告诉观众,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一个内在的小孩。其中在剧中的镜头不算多的一个角色:朱珠,她的内在小孩,让人细思极恐。

朱珠生活在单亲家庭,与朱珠一起生活的母亲是个女强人,有极强的掌控欲。她对女儿要求严苛,几乎不关注朱珠的情感需求,她在乎的是女儿做的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控制欲就像一圈带着尖刺的围栏,名为保护,实则将孩子扎得伤痕累累。

压抑的生活状态,使朱珠内心非常渴望爱和自由。因工作原因,与朱珠接触频繁的肖路,就成了朱珠情感的寄托。在知道肖路有家庭有孩子的情况下,朱珠仍不顾一切地在肖路醉酒后主动与肖路发生关系。被动出轨的肖路对她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不仅明确的向朱珠表明了自己拒绝的态度,还将工作交接给同事、不接朱珠的电话、将她的微信拉黑。

肖路的决绝和逃离,不但没有让朱珠就此打住,还大闹肖路女儿的周岁宴现场,使肖路的家庭解体,而朱珠自己也落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

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了,朱珠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并不少见。我们希望知道是什么造成了“朱珠们”现象?

西班牙心理学大师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的新作《未竟的依恋》,探究的正是有关家庭、家庭中的心理创伤的问题。这本书被称为“浓缩西班牙殿堂级心理学家50年研究成果的成熟佳作”。它集合了成人依恋访谈、镜映思维、心智化等心理学理念。它关注的方向是:关系探索、创伤疗愈、依恋修复、情感关怀、重建自信。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有安全感的亲子关系和其他关系。

家,不仅是安全的港湾,也可能是伤人的战场

对于在创伤背景下成长的孩子来说,心理状态的世界具有威胁性且非常混乱,前文所说的朱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珠有这样行为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朱珠妈妈得知朱珠纠缠肖路的消息,是这样对朱珠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你和一个有妇之夫纠缠不清,你还想瞒着我?我从小就供你接受最好的教育,你都学了些什么?你干出这么不要脸的事,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我把你培养成才,是让你破坏人家家庭,去给人当小三的吗?…你和你爸一样,上梁不正下梁歪。恶心!”

朱珠鼓起勇气说:“你是不是只在乎自己的脸面,你在乎过我的感受吗?我刚才要跟你解释你听了吗?我的感受在你心里不值一提,是不是?”朱珠的话音未落,母亲的大耳刮子已经落在她的脸上。母亲说:“你怎么跟我说话呢?你干出这么下贱的事情,跟我谈什么感受?…你对得起我培养你,花在你身上的钱吗?

朱珠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母亲却将她作为自己的附属品。母亲不但强加自己的思想在朱珠的身上,不懂得尊重孩子,让朱珠变得没有自尊和自信。朱珠母亲在婚姻中的失败,曾经压抑的创伤和没能释怀的过往,在女儿的教育中不自觉地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再看看朱珠,她的内心虽然渴望摆脱母亲的控制,但母亲一旦放手。她就需要马上要有个依恋对象,她无法独立自主地生活。她对肖路的所做作为正是她与母亲病态依恋关系的反射。

作者卡洛斯在文中对依恋关系的不同安全维度给出了非常精彩的解释

照顾孩子的“照顾者”如果是一个有距离感、不可接近、情感淡漠的人。亲子关系中的伤害形式发生改变:从暴力变成了情感断裂。这种创伤往往会从一代传到下一代。

一些文献中将照顾者的这个系统称为育儿的核心,即“照顾系统”,这个系统与孩子的依恋系统对应。

如果成年人从原来的依恋对象那里得到的批评被投射到其内部,那么将会极大地限制他们养育子女的效果和动机。

当他们成为父母后,也可能在孩子身上重现这种批评。也就是说,通过对孩子的形象进行蔑视,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就导致有些成年人,无法承担父母的职责,因为孩子强烈的脆弱性和对父母的依赖性,会唤醒他们潜意识中不好的记忆。比如,父母要求过高,无法达到要求的孩子在家里被随意的羞辱,一部分性格或一些需求被完全禁止或攻击;在感受到压力或痛苦时,父母漠不关心或者联系不上;由于家庭环境过于嘈杂,而不得不放弃心理上的自主权等等这些微观的心理创伤。

随着慢慢长大,他们的人格因长期被抑制,朝着病态地专注于照顾他人的方向发展。

网络上有句话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孩子的情绪就像是流动的水,源头就是他的内心。如果在水前设置了障碍,水要么绕过障碍,改变流动方向,要么只好回流到源头,这也意味着孩子将情绪加诸自身,伤害自己。”

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则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

心理学作家武志红说: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也可以让人用一生去治愈

心理学界有句话: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作者指出“依恋关系不是单纯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而是通过特定的关键人物对儿童的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功能进行建模的过程。”

在健康环境中出生、长大的孩子,在生命早期就获得了基本的身体和情感上关怀,因此更容易具有“容易相处”的气质。他们可以容忍与人交往中的不确定性。他们的依恋风格是安全型的。

安全型依恋风格的基础是一种内部模型。当他们对外部世界进行探索,他们是自信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身后有一个“安全基地”。

相比之下,没有得到足够照顾、有关系型创伤的受害者对此会有不同的感受。

对于一个受过创伤的人来说,危险信号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沉默的时间变长;模棱两可的面部表情;有人生气了;聊天中反应时间过长;分离时刻;约会迟到等等都会让他们惶恐不安。

有人说:缺爱的孩子,不敢离开一段糟糕的关系。

朱珠在妈妈的羞辱中被赶出家门。已经成年的朱珠,感到“被妈妈遗弃”的恐惧,转而对肖路死缠烂打,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死都不放手。当朱珠妈妈重新出现,接她回家,她马上就罢手,再也不纠缠肖路了。

朱珠在依恋关系中经历的创伤导致她的认知—情感能力非常弱,也导致她心智化能力发展失败。朱珠对于攻击或忽视自己的母亲的心理状态是困惑的,这使得她在心理上认为世界是无法理解且具有威胁性的,没有了母亲在身边,就需要另一个人来掌控自己。

女儿的彻底顺从,构建朱珠母女病态共生的亲子关系。也正是这种病态共生亲子关系,酿成了家庭悲剧。

结语:

一个从小被控制,不敢表达自己的人,内心深处是叛逆且不稳定的。心理创伤未愈合的成年人如何通过早期情感关系与孩子、与自己的心理创伤构成连接,是我们人生重要且紧急的一件事。

成年人除了是孩子的保护者,也可能成为孩子的威胁或感到无助的根源。

作者在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极具专业性的内容,同时也借助一些进行临床咨询的家庭的真实案例进行说明。有助于读者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阅读体验非常好。

成为父亲或母亲也是童年受到心理创伤的成年人疗愈自我的机会。通过心理治疗干预,父母并没有改变他们的过去,但他们确实对自己有心理创伤的部分进行了重建,并通过照顾子女的行为为自己的经历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读这本书能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理解与我们接触的人的行为,理解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理解我们和这个世界能进行哪些互动,试图去理解这些,并且得出结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竟的依恋》:找到痛苦的根源,学会自我治愈,是生活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