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变得又穷又忙的

这两天读了赛得希尔的《稀缺》。

怎么说呢?呃,有一种醍醐灌顶、震聋发聩的感觉。

我终于明白,自己为啥越来越笨,越来越穷了。

分享一下,书中的观点吧。

在大众的眼里,专注是一种非常值得称颂的美好的品质,每次看着别人非常专注地读书,工作学习,我们都会非常羡慕地称赞,你看看,XXX干什么都那么专注,连打麻将追剧都那么的专注,就好像只要是和专注占上边的,事情的性质不一样了。

01

我们总以为,专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在《稀缺》这本书里,作者首先以专注的“得与失”开篇,提出观点: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会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资源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这种专注会让我们从稀缺中获益,让人们获得专注红利。但与此同时,专注也会导致我们忽视其他事物(通常是不那么紧急但其实非常重要的事情),导致管窥,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举个例子:拖延这个恶习我从大学一直带到了现在,很多事情都要等到截止日期前一天才做,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陷入了时间上的稀缺。因为时间稀缺,因为截止日期迫在眉睫,为了应付这些事情,其它事情自然会被我忽略,比如说,在赶工之前,肯定不会去注意饮食的健康,同样重要的睡眠自然也是首当其冲被牺牲掉,更别提说陪家人,陪孩子,阅读,健身等等重要的事情都被排除在我管子视野之外。

当我加班几点,开足马力勉强应付了眼前的事情之后,发现新一堆任务又接踵而至,我又将面临新的截止日期,新的稀缺再次来袭,然后我再次专注于这些截止日期,生命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再一次被我排除在管子视野之外,永远被时间追着跑,然后我就这样无止境的陷入忙碌之中。贫穷的过程几乎与此一模一样。

02

稀缺不仅仅会导致我们陷入无休止忙碌的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它会影响我们大脑的认知能力,削弱我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我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可以称之为大脑的带宽。

举个例子:老板突然告知我后天早晨务必把微课的初稿完成。而我却还只是刚刚开了个头。与此同时,老家的侄子侄女,明天一大早要来深圳,我还必须得安排时间去接机。这个时候,晚上回到家,儿子问我一道数学题,我敷衍地讲了一遍,他没听懂,我立刻感觉心烦意乱,声音陡然升高。其实,换做平时带宽充足的时候,别说是两遍,三遍甚至是四遍也没问题,可此时此刻,一遍的重复就能将我的耐心瞬间击溃,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因为我的大脑带宽已经那些迫在眉睫的任务,已经被还没安排的接机时间占得慢慢的,根本没有余闲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没有余闲就没有办法控制冲动,没有办法认真权衡从而做出合理的决定。

03

如何从稀缺的困境走出来

一、让警报来得更早些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最终的截止日期,这必然会导致很多人把任务放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或者两天才完成,但其实,我们可以把一个任务分成几个部分,先后设置不同的警报(截止日期),这样的设置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稀缺的产生。我在上周的工作中,就把一项任务分成了很多个部分,然后给每个部分都设置了截止日期,在上周末结束我做工作总计的时候,上周初定的重要任务基本上都完成了,所以对于像我这种又穷又忙的人来说,不要设置一次性的警报,而是把分割开来,先后设置不一样的警报(截止日期)既能帮助我们集中精力,又能帮助我们提早完成任务,不要陷入时间的稀缺陷阱。

二、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视野之中

对稀缺进行管理,有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对管子视野之内的事物施加影响。比如我们可以把那些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拉入管子视野之中,比如设置一些微不足道的提醒:该存钱了,再不存钱就老了;该陪娃了,再不陪,娃就长大了;请注意,这个月的吼娃余额已经清零了。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忽视提醒这种简单的方式,但据作者的阐述,仅仅一条提醒人们储蓄的,微不足道的短信,就将人们的储蓄额提高了6%,这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好吧,此时此刻,我已经因为带宽几乎为负数,完全无法再做更多更细致的思考了。

三、保证一定的余闲

有时候,我看看自己的作息表,都恨不得去撞墙。

真的,安排得太满了,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可以拿出来处理临时发生的任务。

这不,因为平时每天的任务都安排的满满的,写作通常都放在周六周日,可是这个周六日,公司却要开年会,而且是整整两天,结果,就导致了,我从周五晚上开始到现在机会一直被各种稀缺逼迫着。其实,如果在最初做计划的时候,提早能预留一些余闲的时间和钱,那么此刻我也不用在这里哼哧哼哧的赶作业。

总之,稀缺是一种心态,稀缺心态导致我们陷入贫穷和忙碌,要想改变稀缺心态,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尝试,尤其是一定要给自己留足够多的闲余。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是如何变得又穷又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