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随笔

找到2014年的随笔,如下:

  今天去贵阳参加代理的会议,在回去的路上,买了一本卢思浩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谈到人生,有一段话写得特别好:好像人一长大,就会把很多东西弄丢,比如那些简单却能让自己充实开心一天的东西,比如让自己肆意哭和笑得能力,还有那些曾经一起结伴同行的人,最可怕的不是荣丢了这些东西,而是你变得心安理得,你开始安慰自己,这就是成长。

  想到自己认识的一个哥们,天生机智灵活,思路活络,毕业后在外地漂过,一个人成立了一个公司,招了一些90后,天天在外面跑业务,名片是某某公司总经理,那时候觉得他特牛逼,一件小事,在他嘴里出来就惊心动魄,感人肺腑。所以和他在一起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他常常也是众人的焦点。但十年后问题来了,由于思路太活络,一件事情做到一半,又去做另外的事,股市好的时候,消息很多,玩老鼠仓,世界杯的时候,认识的人都是开盘口的,常常有这种那种的消息,赚过钱,但有钱了后去投资,最终亏的钱比赚得钱多,到现在孤身一人,无房无车,出来喝酒,感叹世事无常。

  认识的另一个哥们,也是思路清楚,但是走得是另外一条路,毕业后到了一家日企,一做就是10多年,从生产线的一个工人做起,勤勤恳恳,钻研技术,公司看到可塑性,分配到日本进修,回来后担任一条生产线的技术总监,这些年过去了,有房,有车,老婆,孩子。

  所以说,人生很长,不是100米冲刺,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踏踏实实的做人,做事,不要浮夸。一个人对世界的态度,也是对自己的态度。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时间会告诉你很多事情,只是有的人知道的早,有的人知道的晚,知道的早得人不一定好,经历了才会了解,才会沉淀,知道的晚不是不好,前期的积累才能比人家有更多的了解和感悟。时间是公平的,世界的客观规律往往是经历了,思考了才会了解,人要进步,一个是要有一个好老师,一个是要多看书。

  确实了解的越多,越觉得有更多的可能性,自己选择的是正确的选择的,但其实还是太狭隘。

  20岁的时候,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很强,就算做错,也不是自己的原因,但35岁才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自己有太多的问题,才导致自己的选择。

  20岁的时候,觉得赚钱的最快的是自己开公司,但是开了才发现,你需要的是更多金钱和时间的投入,因为父母无法支持资金,所以赚不到钱,但35岁才发现,赚不到钱的原因是自己就是不善于去说服别人,也没有任何管理公司和管理人的经验和技巧,没有这个技巧,所以做不了很好的销售,但恰恰做得是销售这块,所以怎么可能去赚钱。

  20岁的时候,永远不觉得沟通很重要,自己想得总是对的。35岁才发现,其实你只是站在你得角度去看待问题,只是一个角度,从别人的角度看,完全是另外一个角度,所以沟通很重要。

  20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很聪明,别人都围着你转。35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笨,确实有很多人比你聪明太多了,所以,你只能学习,了解。

  20岁的时候,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多,会打游戏,学习成绩很好,35岁的时候,发现人家的赚钱能力比你强多了。

  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你不了解,就要落后太多,也许人情世故你会了解很多,但是知识层面的,这个永远需要学习。

人生梳理:

  0岁到10岁,关键词:领我的阿婆,奶奶爷爷的房子,每周的聚会,帮大人做事赚的零花钱,过年的开心。

  10-20岁,关键词:生活的无忧无虑,父亲母亲的啰嗦,同学每周的游戏机生活,生活的富裕。

  20-30岁,关键词:父亲的离去,妈妈的烦恼,生活的烦恼,赚钱的苦恼,生活的迷茫,自我的否定,不停的搬家。

  30岁以后,关键词:生活的安定,事业的上升期,互联网的更新换代

  一转眼,35岁了,人生的1/2过去了,至少有了自己的家,生活也算安定,更多的是想一些有的没的人生的事,从喜欢摄影到喜欢摄影的风格,每天早上一杯咖啡,利用咖啡时间做一些觉得有意义的事,公司有时候很忙,压力很大,但还能承受,总算是还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但没有想好的是后半生怎么过,其实对现在的生活觉得还算安逸,还是不想打破这种节奏,也许有一天,会忽然有一个想法,并且按照这个生活去做,那就做吧。

  贵阳回上海的飞机上,电脑中得sd硬盘中得资料全部都没有了,也算是一个意外,只能打些文字,抒发下自己的情感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4年10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