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很多人不想触及,我也不愿谈起。
昨天,看了燕老师的文章《〈那些舍不得的爱与孤独〉:世界以痛吻我,何不报之以歌?》,很多文友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恰好今晨,我又在今日头条读到这样一句话,“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就更坚定了我,必须对“死亡”的话题说一说的信念。
先从我身边的事说起,我们附近村庄,有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高挑的个子。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去他家。
听邻居们说,这个小伙子神经不好,经常犯病,犯起病来六亲不认,还打自己的父母。经常吃药也不见好,曾到当地一家精神病院治疗过,也没有治好。
我心里暗自惋惜,这么帅气的小伙子,怎么就得了这种病呢?一定是受过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引起的吧?
去年某个时候,他的姐姐给我打电话,说要把网线拆掉。我才得知,这个小伙子死了,而且是“自杀”。小伙子活着的时候,喜欢上网,他死了,把网线拆掉,也是为了断掉,他父母对孩子的念想。
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愕然。得了精神病的人,病发作起来,真的是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这也实属正常,但这次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给父母的却是永远的痛。
但对他自己而言,固然是一种解脱,也许是一种最好的归宿,不再受病痛的折磨,心灵的煎熬。
燕老师写的文章中,“朱湘”是一个正常人,精神没有问题,只是纯粹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选择了自杀。留给亲人的却是无限的哀伤,无限的愤恨。其实他也未尽到丈夫之义,父亲之责。撒手而去,自己逍遥去了。
在我看来,这实在是“懦夫行为,不负责任的表现”。他的死,死无其所,甚至说是“自私”、“可恨”,他完全是为了自己,没有考虑别人的痛苦,没有考虑将来的妻儿的生活,甚至是生存。
也许他考虑过,但他的一己私利占据了上峰,完全抛弃了亲人。他本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都视若无睹,这样的“死”,值得可怜吗?值得同情吗?如果换作我,更想朝着他的尸体,再踢上几脚,实在可恨。
这是什么臭“理想”?臭“逻辑”?值得你如此狠心,抛妻弃子。退一步说,如果你真的是为了“伟大的理想”,慷慨赴死,也应该把妻儿安顿好,才可上路啊!
你没有做到,何以让后人佩服?只会遭人唾弃。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虽然不是震耳发聩的豪言壮语,却值得我们深思,正点中了某些人心中的痛处!
当年弘一法师,削发为僧之时,虽然也是抛妻弃子,但他也已经安顿好了家眷,才安心出家的。
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当年楚国的贵族大夫。他不满当时社会的黑暗,被奸臣小人陷害,回天无天,纵身投入汨罗江,一身热血显忠诚,虽然也是自杀,但是至今受到人们尊敬与爱戴。
后人还专门设立“端午节”来纪念他。
朱湘之流,虽然他有内心的痛苦,但也只是“狭隘的个人主义”,并非无法超越。他只所以走不出这个误区,其实就是心中无爱,虽然封封信件不无爱,那也只是小我之下的卿卿我我,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一旦遇到大的磨难,或与己利益相关的大事之时,这种情这种爱,也如草芥如旧履而弃之,何谈大爱,何谈无我。
朱湘的死永远不会,被人原谅。
你以为这个社会,黑暗、不近人情,不是你理想中的世外桃园,也许这是真相。但看清了社会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
也许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的“自杀行为”值的原谅,一个是屈原,一个是神经病患者。
前者,在与社会的黑暗抗争,在有一线希望的前提下也不放弃,以蚍蜉撼大树的精神与毅力,坚持光明与正义。在所有努力使尽,已无任何希望之时,含恨而死,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精神之伟大,死的其所,依然为后人所尊敬。
精神病患者,也有求生的欲望,只是病发作起来,自己无法控制己,他求不得幸福美满的人生?他的死值得同情,但更多的是无耐。
对某些人而言,“自杀”也许是最好的归宿,但有些人的“自杀”,永远不值得原谅。
任何的幸福、自由、快乐,都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也不能以别人的痛苦为代价,包括“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