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给,不是要,给了就有了。(2020.1.20)

  今天下午去上班,也许是春节前的缘故,人忽然变的很少,安静的氛围很舒适。

  于是开始戴着耳机读起了萨特的《存在与虚无》。读到时间与自为的三个维度,现在、过去、与未来。感动更加宽阔的广度,感动世界的奥妙。

  其中有一句话很是触动:“知是到处存在的,它制约着一切,甚至制约着记忆”。

    我想我们的记忆也是对着我们知的感受而添油加醋,有时候信以为真的事实不存在事实。

    如果我们曾经在创伤中跌倒,也可能是构造的创伤记忆中发生了我们自己主观的误解。

    就如我现在回忆儿时时,记不清楚妈妈微笑的脸和爸爸耐心的陪伴。我甚至给妈妈定义了“脸型”,严肃没有欢乐的。给爸爸定义了没有家的归属感。

  但不管我怎么定义,这些都有可能是我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而给的不客观的解读。也就是我自己凭着我自己而给他们加上了不那么受人欢喜的角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没有爱。

  无论有没有爱,爱都存在着。只是我们体验到的犹如苹果和鸭梨的比较,想吃苹果没有,却得到了一车子的梨。

  也不能就此否定鸭梨不是付出。

  现在才渐渐明白,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不是从外的获取,而是从内的给予。给予世界你的东西,世界也就回馈给了你。

    因为你始终是能给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修行是给,不是要,给了就有了。(20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