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1 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很强的执行力,只要看他在做得不好的时候会不会继续做下去就可以了。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无论做什么,到最后都能爱上什么,若有能力爱上,就有能力持续去做。所以,在“执行力”这个东西里,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热爱程度。爱到无以复加,就没有人可以阻挡,也就没有任何挫败会导致放弃。所谓“执行力”其实有另外一个定义:

所谓“执行力”就是指一个人是否清楚地知道要怎么一步一步做下去。

现实情况是什么呢?绝大多数人明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甚至很清楚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可就是不做、没做。可能也不是不想做, 但反正不是今天做,而是明天再说……最让人生气的是,也不是没做,而是曾经做过,很早就做过,但就是没有继续做。结果是绝大多数人终生不断循环在执行不下去的回路当中。

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执行力,而且都有很强的执行力——我们都格外擅长把没必要的事情做到底。比如有的人爱抽烟,明知道这是没必要的事情,却就是不戒烟。还有人形容我们现在整天手机不离身,像清朝年代抽大烟上瘾一样,手机已经彻底变成了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你看,我们每个人都很擅长把很多没必要的事情做到底。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就是那么不靠谱,有一句古老的箴言成了绝大多数人的信条:你是你自己最坏的敌人。压根就不要相信这句话!因为这句话仅仅符合一半都不到的真相,它对我们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实际上的指导意义。千万不要整天想着什么 “战胜自己” —— 把自己当作敌人,整天想着自己是个要被战胜的家伙,肯定不会幸福的;这样的人就算有一天走到终点,也不会开心,会累死...... 想想那些真的拿这句话指导自己的人罢,也难怪他们总是随便到达哪个终点之后就再也不愿意继续前行了。

我们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这也许是个公开的秘密:我们的身体里不止一个自我。只不是长期以来没有足够合理、精准的解释。柏拉图在两千多年以前讲过的那个双轮战车寓言。在那个连解剖人体会被当作巫术的时代,柏拉图当然无法知道两千年之后人们所拥有的常识:人类大脑的三层结构,从里至外,分别有个通俗的称呼:鳄鱼大脑、猴子大脑和人类大脑。

简单讲,最里层的部分,所谓的鳄鱼大脑,负责所谓的直觉;中间的部分,所谓的猴子大脑,负责情绪的处理;而最外的那一层,人类大脑,负责理智,诸如推理之类。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整个人类文明都建立在人类的大脑皮层之上 —— 就是最外面的那一层 —— 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人类拥有格外发达的大脑皮层......

相对于 “人类、猴子、鳄鱼” 的说法,我更喜欢柏拉图的战车比喻,因为车夫、白马、黑马、战车是一个能够统一的组合。我们的身体就好像是那辆战车,我们脑子里住着三个自我,一位车夫,一匹白马,和另外一匹黑马。他们三个不应该是相互的敌人,也不应该是相互的仇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好是,也只能是,合作关系。他们三个之间相互合作的越紧密,那战车就越有效率,你的执行力则更强;否则的话,战车就毫无用处,执行力当然会很差。

你得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你的脑子里有三个你,分别是车夫、白马和黑马。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三个你之间,必须相互是朋友,而非仇人或者敌人,车夫整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不断地与黑马白马反复沟通,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正确的直觉和情绪,以便那战车,就是整个的你,总是能够发挥自如。

在成长过程中,车夫、白马和黑马和现实中的所有东西一样,都是连滚带爬地成长的,不时犯错,不时犯下一些“无法弥补”的错。建立更重要、更有效的快捷方式(情绪与直觉)本质上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内化的过程,即,新习得的知识的内化,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很多次的重复,需要很多次的应用,直至能够不假思索地完成。

“重复”就是“内化”的过程。“生产”就是反复“应用”那些通过重复而完成了内化的新技能,通过产生反过来进一步强化那些新技能。比如:写作。

执行力强的人和执行力差的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他们各自生活在与对方截然相反的镜像世界里。如何提高执行力?进化成“另外一个物种”就可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11 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